按照這一標準,超音速蒐羅了一批身體素質好,球風兇悍的鋒衛球員,比如坎普、麥克米蘭、佩頓、德里克麥基、邁克爾凱奇等等。
也難怪KC瓊斯無法執教好這批球員,瓊斯的執教風格太過於安靜古典,是老一輩的學院籃球風格,如何能發揮群狼的兇惡特性?
瘋瘋癲癲的喬治卡爾反而和這支超音速完美契合,他執教後27勝15負,率隊一路殺到西部第五就是明證。
喬治為超音速注入了活力,而克洛彭堡長年的防守調教,是超音速能立刻出成績,向上狂飆的基礎。
和1988年相比,克洛彭堡手裡的防守資源已經要好的多,他同意喬治卡爾的說法,他們要幹一票大的。
晚上七點半,玫瑰花園球館,開拓者和超音速的半決賽打響。
喬治卡爾一改賽前接受採訪時的謙遜,他在更衣室裡怒吼著,要求今晚一定要咬死波特蘭人。
“我不希望今晚的比賽結束後,開拓者在主場的季後賽連勝數字變成22!終結他們,拿下這場比賽,然後拿下系列賽!”
卡爾拼命鼓舞著球員,雖然他心底清楚,從系列賽的角度來說,超音速想擊潰開拓者有些天方夜譚。
現在的超音速還太年輕,硬實力不夠,可是如果能在系列賽中和開拓者打得有來有回,甚至咬下對手一塊肉來,那麼下個賽季呢?下下個賽季呢?
開拓者總有衰落的那一天,等到那個時候,成熟的超音速將踩著舊王的屍體攀登上更高的山峰。
這是NBA一直都在上演的戲碼,年輕球隊面對統治者,即便無法拿下最後的勝利,也一定要建立足夠的信心,為下一次挑戰做好準備。
相較於超音速的躊躇滿志,開拓者全隊上下無疑是有些鬆懈的,他們沒有將超音速看在眼裡,他們只關注著東區公牛的情況。
鮑比貝爾曼站在場邊,他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可是情緒還是難免受到一些影響。
愛情果然使人墮落,面對超音速,貝爾曼甚至沒來得及認真研究他們的比賽錄影,沒有好好琢磨一下超音速是如何下克上擊潰金州勇士的。
現場的球迷同樣很放鬆,整整兩年時間了,開拓者在季後賽就沒讓波特蘭球迷失望過,贏球,贏球,還是贏球。
就連芝加哥公牛、底特律活塞這樣的頂級強隊都無法在這裡取走一場勝利,場邊已經有球迷舉起了22連勝的標語牌。
而這一切不僅沒有讓超音速的年輕人退縮,相反他們性情中狂傲的一面被激發了出來。
超音速的首發五人組是加里佩頓、德里克麥基、肖恩坎普、裡基皮爾斯以及貝諾特本傑明。
替補席上坐著格倫萊斯,內特麥克米蘭,以及邁克爾凱奇,這是一個相當有競爭力的陣容。
除了教練,他們沒有白人,都是油亮黢黑的傢伙。
除了貝諾特本傑明,他們都偏精瘦,像餓狼一般。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充滿了攻擊性。
從跳球開始,超音速全隊就像腳上裝了彈簧一般,不停的跑,不停的跳,不停的移動。
1988年,開拓者破解SOS防守體系的秘訣是他們的傳球比超音速的輪轉更快。
4年時間過去了,SOS體系依舊留存在超音速,他們比過去更快,更兇猛。
喬治卡爾將防守重心放在了兩個人身上:甘國陽和波特。
他們兩人只要拿球,必然遭到強有力的快速包夾。
超音速隊的包夾比公牛隊還要兇狠,並非常善於將球員往底角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