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球,跑位,再傳球,這支凱爾特人在比賽風格上和80年代相比是一脈相承。
時代的車輪雖然滾滾向前,但總是有不願意跟隨時代潮流的堅定守舊者留在原地。
90年代的NBA比賽節奏,和80年代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速度變慢,陣地戰變多,防守對抗加強,球星單打作用越來越突出。
曾經的凱爾特人陣容強大,眾星雲集,不過他們打的是真正的團隊籃球。
全聯盟最多的助攻,最多的傳球,最多的跑動距離,最少的失誤。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他們都是相當出色的籃球團隊,無可指摘的純粹籃球。
可是從1986年開始,NBA總冠軍的大門就朝他們關閉了。
規則改變,人才凋零,處處受針對,波士頓的衰落有跡可循。
即便如此,凱爾特人還是保留他們的傳統,繼續推行他們的團隊籃球,奮力在聯盟爭奪一席之地。
甘國陽在開局打出手感後,知道凱爾特人要開始包夾了,便改變策略,和隊友一起跑普林斯頓戰術。
傑羅姆柯西在籃下跑出機會,接到甘國陽傳球反身的扣籃得手。
而伯德再度傳球給空切籃下的隊友,這次是霍納塞克。
甘國陽過來協防,干擾了霍納塞克的上籃,球沒有進。
帕裡什拿下前場籃板,就要補釦,卻被反應過來的甘國陽轉身又蓋了下去!
這種球,換成其他球員防守,鐵定目送補釦了,只有甘國陽這種反應奇快的防守人,能一防二,把必進的球給封掉。
正是這種超人的防守能力,讓開拓者的三秒區固若金湯,想要攻破非得要費大力氣不可。
“真是個畜生。”伯德暗罵一聲,這種球怎麼能被防下來的。
霍納塞克隨後在防守中成功搶斷波特,再度為凱爾特人奪下進攻權。
他們試圖發動反擊,開拓者回防極快,伯德拿到球在三秒區溜了一圈,還是跑出來傳給霍納塞克重新組織陣地戰。
伯德終究年紀大了,他不敢拿自己的背開玩笑,這要是強衝籃下上籃被阿甘從後面撞一下,生涯說不定就完蛋了。
落入陣地戰後,伯德想用自己極具穿透力的傳球幫助隊友在籃下得分,他現在完全是控球前鋒的風格打法。
但甘國陽在籃下像生了根,不斷用他的長臂干擾凱爾特人球員的投籃和上籃。
同時,薩博尼斯會遊蕩在三秒區附近協助防守,這個超級大個子的外圍防守能力被低估。
在蘇聯國家隊打球時,薩博尼斯經常從三秒區防到三分線,他的移動能力並不差。
所以,鮑比貝爾曼讓甘國陽重回五號位,讓薩博尼斯去四號位,是一個很不錯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