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特蘭開拓者以摧枯拉朽之勢拿下西部冠軍,殺入總決賽的時候,在東部,芝加哥公牛正在和底特律活塞陷入苦戰。
這是兩隊繼1987賽季、1989賽季後,第三次在季後賽相遇。
邁克爾喬丹和伊賽亞托馬斯之間的恩怨矛盾,在今年達到了一個高峰。
喬丹和公牛一年比一年強大,而托馬斯和活塞已經取代波士頓凱爾特人,成為東部新的統治者。
NBA就如同非洲大草原上的獅群,統治者和挑戰者之間的爭鬥永不停歇。
公牛以55勝的戰績結束常規賽,在首輪輕鬆擊潰了老朽的密爾沃基雄鹿。
半決賽,喬丹遇到了好朋友查爾斯巴克利率領的華盛頓子彈,只用五場便解決了戰鬥。
子彈隊在失去了摩西馬龍和迪克莫塔後,也丟掉了他們在季後賽中的強韌。
才32歲的蒙克利夫完全老化,已經不再是能夠單防邁克爾喬丹的外線鐵鎖。
在這個賽季結束後,蒙克利夫宣佈退役,又一個低調、傳奇的後衛離開了NBA賽場。
子彈隊的實力進一步削弱,在1988年總決賽的輝煌後,查爾斯巴克利將陷入困頓之中。
底特律活塞的晉級之路同樣輕鬆,3:0帶走年輕的印第安納步行者,4:1戰勝氣勢洶洶的紐約尼克斯。
尼克斯雖然幹掉了老邁了波士頓凱爾特人,但面對日益老辣強大的活塞是毫無辦法。
上一輪比賽還打出超級中鋒表現的尤因,面對活塞命中率掉到了46%。
雖然場均可以貢獻27分,但雙方實力差距過大。
尼克斯輸掉的4場都輸的毫無懸念,第一場就大敗35分。
他們今年的季後賽之旅戛然而止,尤因、奧拉朱旺、大衛羅賓遜三大中鋒已去其二。
部分媒體將這三人和阿甘一道並列為“四大中鋒”,但很快有人提出反對,表示這三個人完全沒辦法和阿甘相提比論。
雖然他們都很優秀,是新時代了不起的內線,可無論是成績還是戰力,都差了阿甘兩個檔次。
別說總冠軍了,三個人打分割槽決賽的次數,加起來都沒阿甘一個人多。
ESPN記者吳志雄在他的系列賽評論中表示,“我認為有朝一日,開拓者的中鋒薩博尼斯可以和尤因、奧拉朱旺、羅賓遜並列,成為四大中鋒之一。至於阿甘,他不應該參與到任何並列稱號的提名中。”
這番言論自然引起了一些爭議,不過隨著西部決賽落下帷幕,大衛羅賓遜0:4淘汰出局,打道回府,反對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
三大中鋒在季後賽舞臺全部消失。
開拓者在總決賽虛席以待,而公牛和活塞戰況焦灼。
在東部決賽進行期間,聯盟又公佈了一系列榮譽稱號。
喬丹除了拿到得分王之外,還入選了最佳陣容,最佳防守陣容,並以場均2.8次搶斷成為本賽季的聯盟搶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