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職責。
韋爾茨的責任是保證全明星週末沒有人在芝加哥的風雪中凍死。
他要負責組織工作,讓全明星賽在惡劣的天氣和老舊的場館裡正常進行。
這是一個艱鉅繁難的任務,各項工作讓韋爾茨忙的團團轉,他時刻關注著芝加哥地區的天氣情況,並不斷聯絡各方的物資供應,以保證食物和取暖用品的充足。
韋爾茨的工作已經夠艱鉅,但和大衛斯特恩比起來還是不值一提。
大衛斯特恩要考慮的是整個NBA的生存問題,考慮這個聯盟能否在勞資談判的風雪中存活下來。
在太陽隊毒品案爆發前,斯特恩手上的頭號工作就是新勞資協議的談判。
1984年簽訂的勞資協議將在88年6月份到期,那是勞資雙方艱苦談判的成果,其中工資帽的設立是斯特恩的得意之作。
他透過和拉里弗萊舍多年的博弈,一手促成了工資帽規則的誕生,成功約束了越發膨脹的球隊支出,改善了聯盟的收支狀況,讓很多瀕臨破產的球隊獲得喘息,重新活了過來。
如今協議到期,勞資雙方再度發生嚴重分歧。
以斯特恩為代表的資方認為工資帽制度被證明是一個非常好的規則設計。
它既維持了球隊收支平衡,也保證了各隊實力趨於平等,超級球隊會越來越難產生。
以拉里弗萊舍為代表的勞方同意工資帽制度是個很好的設計,但勞方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他們認為正因為工資帽制度很好,所以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挽救了聯盟的財務,可以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壽終正寢了。
於是,弗萊舍為代表的球員工會在1987年9月份的接觸性談判中,丟擲了三大要求:
1、徹底取消工資帽,合同無上限。
2、取消NBA選秀制度,由球隊自由發掘、培養新人。
3、取消轉會限制,球員可以自由加盟心儀球隊,不需要和母隊繫結。
這三個要求可以說是釜底抽薪一般,要把NBA聯盟存在的基石給毀掉。
如果真的按照這三條建議施行,NBA將會變成類似拳擊協會的組織,比如WBA、IBF、WBO等等。
這些拳擊組織和拳擊手之間不存在僱傭、隸屬和約束的關係,只是合作。
我組織比賽,你來打比賽,賺的錢我們大家分。
這正是NBA球員,尤其是明星球員們想看到的結果。
他們希望像拳擊手那樣自由,能有自己的品牌,用自己的球技吸引球迷賺錢。
在NBA工資雖然很高,可是為聯盟打球,一年82場常規賽,十幾場季後賽,就像硬性的工作計劃一樣,逼迫球員不得不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