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訓練的訓練師將他送回公寓,接著通知隊醫,對他進行全面檢查,瞭解疼痛的來源。
一開始醫療團隊認為彼得洛維奇是坐骨神經痛,只要進行微創手術就能好起來。
但是經過更為細緻、全面的檢查後,波特蘭地區著名的日裔神經外科醫生卡爾文田邊認為,彼得洛維奇的椎間盤出現了問題,裡面的一些碎片壓迫神經,導致背部和腿部的疼痛。
韋斯特在得到相關資訊後,要求立刻對彼得洛維奇進行手術治療,確保他在休賽期能夠好好養傷,早日恢復。
於是,卡爾文田邊操刀了彼得洛維奇的手術,清理他椎間盤的一些骨頭碎片。
在手術過程中,田邊醫生髮現他的椎間盤上有一個囊腫,這個囊腫壓迫了彼得洛維奇背部的一根神經,是導致他背部持續疼痛的元兇。
在處理掉碎片和囊腫後,彼得洛維奇背部的疼痛和腿部的不適都消失了。
和薩博尼斯一樣,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為新賽季做準備。
因為手術的原因,他錯過了開拓者7月份的夏季聯賽訓練營,只能在場邊看著隊友們訓練比賽。
薩博尼斯受到了同樣的待遇,他們都只能在場邊看著,醫生給他們的建議都是休養。
只有迪瓦茨可以參加比賽,和新人們一起適應NBA的對抗環境。
這種場面很奇怪,在歐洲,南斯拉夫和蘇聯男籃可以說是死對頭。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蘇聯和南斯拉夫是最為強勁的對手。
彼得洛維奇是南斯拉夫的得分王,而薩博尼斯是整個奧運會的籃板王。
雙方在小組賽中首場相遇,當時蘇聯隊大比分落敗,76:92,輸了16分。
這個分差在40分鐘上下半場的FIBA比賽中還是比較誇張的,尤其是雙方實力這麼接近。
這場比賽薩博尼斯只拿到11分,他還沒有從跟腱傷勢中恢復,開拓者醫生建議他不要上場。
為了金牌和勝利他還是登場了,結果首戰表現掙扎,輸給了宿敵南斯拉夫,薩博尼斯非常沮喪。
但後面薩博尼斯和蘇聯隊越打越好,在關鍵的半決賽他們幹掉了美國隊,薩博尼斯13分13個籃板球,他在三秒區的防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外線球員很難殺入內線得分,超級新星丹尼曼寧全場一分未得。
接著,蘇聯隊在決賽再遇南斯拉夫,這次薩博尼斯沒有留情,他摧毀了迪瓦茨,摧毀了南斯拉夫的內線,他拿到了20分15個籃板球,一雪前恥,率隊拿到冠軍。
這場比賽彼得洛維奇拿到了全場最高的24分,但無濟於事,他的突破屢屢被薩博尼斯破壞。
迪瓦茨在薩博尼斯面前更是頗為狼狽,被薩博尼斯在頭上扣籃,在進攻中被薩博尼斯大帽。
這場失利讓兩人非常失望,更是牢牢記住了薩博尼斯這個蘇聯巨人。
沒想到,現在三個人成為了隊友,一個在場上比賽、訓練,兩個坐在場下發呆。
薩博尼斯和彼得洛維奇略顯尷尬,他們語言不通,而且都是沉默寡言的性格。
偶爾想說兩句,往往一方開了個頭,另一方就不知道該說什麼,接著又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