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領著老曾在落霞關城的東市裡轉了數圈,買了些筆墨紙張後,老曾又拿出一張草紙,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大人,這是那小夥子託我買的書,我識不得這些字。”
老何饒有興致地接過草紙。
他倒想看看那少年所治之學為何。
一眼掃過,嘴角先是微撇。
嘖……這字還真有些煞風景。嗯……畢竟連買筆墨的錢都要靠打漁所得,倒也正常。
當掃過那幾行書名,老何微微一愣。
神州地理志?詭怪誌異談?神州名人軼事?三教合流?神州諸大宗門?
哈……有趣!
但凡治學必選五方。書、禮、策、論、典。其中又分大治學與小治學,大治學學的是國論、國策,小治學學的是蒙禮、教化。
這些書可哪邊都沾不上。
倒是有些行萬里路,知萬里事的味道。
老何對這未曾謀面的少年越感興趣了。
著城門口士兵回去傳話,說自己臨有事要出城一趟,老何便隨著老曾出城。
沿著碧帶江岸一路南行,沿途煙柳人家,涼風習習,時不時就從江中傳來幾聲漁歌,倒也挺有味道。大約行得三里,數座小山山腳下許多屋簷從蒼翠綠意中探出邊角,阡陌間農人勞作,雞犬聲此起彼伏。
這就是老曾所在的村子了。
老曾沒進村,繞開村口,領著老何走向靠江小山山腳,山腳下有一座小涼亭,涼亭旁停靠著一艘破破爛爛的小船,遠遠地就看見一名少年坐在亭子裡。
待得走近,看清那少年的模樣時,老何心中浮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
這少年……何止是病懨懨的,這簡直就像身患重症,大病未愈啊!
瞧那沒有半分血色的面龐,眉宇間隱含的青色,閉上眼活脫脫就是一具屍體。
若非這下烈陽當空,天日昭昭,老何真會懷疑自己見鬼了。
不過……如果不看那有些滲人的臉色,這少年倒是給人一種挺舒服的感覺。
這少年……自然就是陳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