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弱也,為母則強。’
陳小天默默地咀嚼著這句來自地球上的話,莫名地有些心酸。
看著那位即使疾病纏身,卻仍舊執著地坐在桌邊,拿著繡針細心繡著布花的李小娘,陳小天恍惚間看到了過世許久的母親。
在他心裡,母親是一道烙在心口的窗花,暖暖的、淡淡的,帶著些嘮叨細語。
那是平日裡聽著有些煩,但卻不知不覺習慣的東西。
當有一天,突然失去了這些嘮叨,就會感覺生命中猛地失去了一大塊重要的東西。
然後,就會開始懷念那些嘮叨,總會希望著有那麼一個人,能在下雨時嘮叨著讓你多加一件衣服,在你睡懶覺時,拿著掃把繞著床掃地,還很貼心地拉開窗布,讓陽光肆無忌憚地灑在臉上。
當然,那是安靜祥和,無波無瀾的家。
對於小虎子來說,可能就不太一樣。
父親,是一道寬厚的,越走越遠的背影,而母親,則是時不時捂著心口緊皺眉頭,強忍痛楚時額頭滲出的一粒粒冷汗,卻仍舊坐在桌邊,一邊抹眼淚一邊繡花布的背影。
這是一個窮苦的家,父親很窮,母親自然也富不到哪裡去。
有句話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在神州同樣適用。
人嘛,有時候就是這麼現實。
所以,兩家的親戚,早已不走多年。
本來一家齊心協力,雖然窮苦,即便不需要他人的指點和目光,同樣也能過得和和美美,但是,一年冬天,小虎子的父親風寒入體,咳得厲害,不到兩年,便撒手人寰,留下李小娘與小虎子相依為命。
為了操持起這個家,李小娘起早貪黑,既當爹又當娘,挑水下地打糧,閒時有空時,便替人繡花布,賺點辛苦錢,小虎子打小就懂事,跟在娘身後打個幫手,好歹算是撐起了這個家。
但是,女人畢竟和男人不一樣,數年如一日的這般操勞,如何能撐得住?
一年前,李小娘終於病倒了,從此就落下了個胃心痛的病,發起病來,心腹絞痛,連站都站不住,躺在床上也無法入眠,一年下來,原本就瘦弱的李小娘形銷骨立,面色發黃,再不見當初模樣。
得了這病,沒法下地也沒法打糧了,李小娘只得把心思都放在繡花布上,日以繼夜,而十歲的小虎子,也懂事,扛著比他高出了一大截的鋤頭下地,到如今,村裡人說起小虎子,都得豎上個大拇指。
也幸虧這一家為人處世都是極好,李家村大都也願意幫上一把,這才撐到了現在。
看著李小娘那雙佈滿老繭的手,以及手指上那遍佈的針孔,陳小天忍不住在牆裡抹了把不存在的淚。
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值得幫!也應該幫!
陳小天想起了蕭玉衡當初在奈河玉心中對自己說的那句話。
此時,他越發感慨。
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