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三刻,朝食之時,秦南天換上專門的祭祀衣著隨著祭祀隊伍一起登上龍頭山頂上的祭祀點。
這次雖然每位長老都可以帶一個人,但秦南天畢竟本就是個外人,也不好帶上鸞英英,所以孤身前來。
而韋明岱族長和其他長老所帶之人基本都是上次參加鑑寶比賽之人。那幾個都是年輕一輩中天資出眾的,他們每個人臉上除了敬畏、敬仰之外,還有激動和喜悅,畢竟能踏入祖陵禁地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龍頭山山頂上的祭臺是一個直徑約百米的巨大祭臺,抬眼望去,其周圍立有十二根方形石柱,每一根石柱上都雕刻有奇奇怪怪的陣紋,陣紋上微微閃耀著金色流光,在這種陣紋的作用下整座祭臺籠罩在濃郁的雲霧之中。
祭臺的入口立著一座威嚴壯闊的白色玉門,整座玉門寬約兩丈,高約八丈,都是由一整塊靈壁奇石所雕刻而成,果真是巍巍壯闊,蔚為壯觀。
傳聞韋氏家族中藏有一塊當今天下最大的一塊玉石,沒想到竟然被雕刻成陵門立於此處。
好傢伙,這得有多壕,就光是這一座玉門都不知價值幾何。
因為陣法原因,祖陵禁地內都籠罩在雲霧之中,隱隱約約間在祭臺中間的上百米高空中有一個巨大的玉棺槨。
見此,秦南天直呼好傢伙,他再一次被驚到了。
見過土葬、水葬、火葬和天葬,這雲葬還是頭一次見,這韋明山真是堪稱雲葬的開山鼻祖。
韋明岱緩緩的走到白玉門前,他輕輕抬起右手,將手掌印在玉門上的一個圖騰文案上。
轟隆隆!
只見白玉門和十二根方形石柱上的金色陣紋發出了耀眼的金光,玉門輕輕開啟,隨後祭臺內形成一道漩渦,其內的雲霧彷彿收到了引力一般,不斷的往祭臺中央的上空匯聚。
只見祭臺內露出了一個巨大的圓柱形石柱,石柱前有一道用玉石鋪設而成的玉階,順著臺階望去,石柱頂端露出了一個由一整塊玉石雕琢而成的玉棺槨。
韋明岱帶領眾人朝前走去,最後停留在了玉階前。
本來秦南天還好奇,為什麼韋明山會選擇將家族定居了大明山龍頭山。
直到踏進祭臺的那一刻,他才明白過來。就在踏入之時,他在祭臺上隱隱約約的感受到了有一些龍氣,而這龍氣的來源就在祭臺下方。
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什麼韋氏家族會將此地列為祖陵禁地,為什麼大長老會如此反對他進入祖陵禁地,為什麼一代豪傑韋明山會將家族定居於大明山龍頭山。
如此看來,大明山的確是龍局雄渾。
如此說的話,大明山的風水格局應該是被人刻意隱藏了,而隱藏的方式就是祭臺周圍的陣法。龍騰雲駕霧,而這祭臺上之所以雲霧繚繞,只不過是因為這裡有龍氣、龍源。
韋氏家族把韋明山傳得神乎其神,秦南天到這祭臺之後,除了這龍氣、龍源之外,其他的似乎也沒看到其他有價值的東西,這讓他不免有些失望。
韋明岱從儲物戒中取出了一個卷軸,他緩緩展開,念道:“
諮聖繼天,載誕英徽,克明克哲,知章知微,運此宏謨,恤彼民憂,身勞五嶽,形疲九州。呱呱弗顧,虔虔是欽,物貴尺璧,我重寸陰。先訓賢明子孫謹尊謀拓展,祖德浩蕩嗣裔沾澤頌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