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選妃是歷朝歷代皇宮必行之事,歷史上真正沒有選過妃的皇帝,大概真只有朱厚照的老爹弘治皇帝了,這是好男人,千古僅此一例,這位好男人終其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位妻子,如此正能量,在位十九年卻屢屢被滿朝文武埋怨不已。
這年頭人口不多,所謂“少生孩子多養豬”之類的口號是絕對沒有市場的,上到皇家下到平民,養不養豬並不強求,但孩子一定要多生,多子便意味著多福,這是普世的價值觀,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朱厚照想效法父皇只娶一個女人顯然是很不合時宜的,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無數貧寒子弟還在為娶媳婦兒絞盡腦汁湊彩禮時,朱厚照卻不得不像一匹被套住脖子的種馬,被人用鞭子抽著趕進馬圈,見到母馬便揚起前蹄趴上去,無比屈辱地開始那個什麼……
選妃勢在必行,朱厚照和秦堪的立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社稷和天家龍脈的延續。如今天下太平,朱厚照剛剛打得蒙古韃子大傷元氣,現在的主要矛盾已由敵我轉化為人民內部,配種問題成了重中之重。
秦堪很想朝朱厚照扔一個同情的眼神,可是現實告訴他,見女人就上這麼愉悅的事,真沒什麼好同情的。
天家子嗣之事,大臣們顯然絕不會妥協讓步,此事不同於政見之爭,殺多少人立威大臣們也不會退讓,這個年代從來不缺把腦袋別褲腰帶上的二楞子文官。
朱厚照歸京後的第二天朝會上,由內閣首輔楊廷和帶頭。滿殿大臣一齊跪地請求皇上選妃,朱厚照不允,推辭擱置。
第三日,第四日……大臣們不屈不撓。所有人都不幹正經事了,抓著給皇帝配種的事不放,每言必提朱家十八代祖宗在天有靈云云。
祖宗都抬出來,朱厚照已沒了拒絕的藉口。他和弘治先帝不一樣,弘治帝好歹有朱厚照這棵獨苗,有後便不算不孝,他有底氣拒絕大臣要求選妃的要求,可朱厚照成婚至今卻一無所出,夏皇后獨處深宮,從未被臨幸,劉良女雖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無奈肚皮太不爭氣……
朱厚照飽含熱淚答應了選妃。那一刻耳畔彷彿聽見種馬屈辱的悲嘶。
…………
一紙聖旨出禁宮。禮部尚書毛澄為選妃正使。寧國公秦堪和宣府遊擊將軍江彬為副使,共商皇帝選妃事宜,大明境內三品以下七品以上京官地方官其直系未婚女眷皆可參選。
時年禮部尚書張升已致仕告老。新任禮部尚書毛澄是南直隸崑山人,這位新禮部尚書的履歷可不小。他是弘治六年癸丑科的狀元,東宮講官,左庶子,侍講學士,禮部侍郎等等,官路可謂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至於任命江彬為選妃副使,卻大大出乎秦堪和朝臣之意料,誰都沒想到這位軍戶出身的武將竟如此受帝寵,伴駕歸京後便被委以重任,以武將的身份參與選妃大事,足可見朱厚照對江彬其人的重視。
包括秦堪在內,所有人都將江彬這個名字深深記在心裡。
*********************************************************************
朝會散後,秦堪懷著複雜的心情回了府。
選妃這種事秦堪實在是不想摻和,這些年來家裡兩位夫人跟劉良女處得不錯,秦堪也間接的瞭解了劉良女的稟性,委實是個不可多得的溫婉善良女子,閨蜜的相公給自己的丈夫找小三,這事從裡到外透著一股子混蛋味道,秦堪是真不想接下這份噁心差事。
寧國公府與當年一樣,秦堪是個很安於現狀的人,不喜歡對形成了習慣的一草一木做什麼改動,杜嫣和金柳也是同樣的性子,於是國公府這些年來果真沒有動過一草一木。
唯一動過的地方可能是秦家的書房了,它被放火燒過三次,也重修過三次。
家門不幸,十二歲的長女秦樂和十歲的嫡長子秦康越大越調皮,如今已到了狗都嫌的年紀,儼然已成了秦府二霸,家裡上竄下跳揭瓦放火無所不用其極,秦堪這十年發覺自己老得特別快,主要原因大抵在這兩個熊孩子身上,感覺當年鬥劉瑾時都沒這麼累過。
抬步跨進內院時,秦堪心中竟有一絲惴惴不安,暗自猜測倆熊孩子今天又惹了什麼禍。
今日的秦家內院很安靜,一身單薄夏衫的秦康坐在院中的老井邊,紅撲撲的小臉蛋一片沉靜如水,環臂酷酷地仰頭看著頭,一派絕世高手的寂寥模樣。
這也是秦堪最堵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