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輿論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前世那些挎著相機攢著話筒到處跑的記者之所以被稱為“無冕之王”,就是因為這類人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他們手中掌握著輿論,掌握著能救人或能殺人的利器,善惡皆在他們的一念間。
跟明朝文官相同的是,記者們通常也是一副替天行道的正義表情,揭露真相也好,愚弄民眾也好,表情總歸不會變的。
秦堪這次陷入了輿論的汪洋大海,在這個誰聲音大誰便是真理的年代,他辯無可辯”“章節更新最快。
殺華昶滿門的謠言首先在京師市井裡傳播,坊間無論閒漢還是百姓,皆說得有聲有色,仿若親眼所見一般。
謠言其實是很可笑的謠言,有識之人稍微推敲一番便可推翻,然而事實上並沒人去推敲。
除了有心人在背後作祟這個原因之外,說到底,秦堪ziji也有不乾淨的歷史,當初殺東廠番子一殺便是好幾千,殺得眼不眨氣不喘,後來殺西廠番子,那晚聲勢震天,火光沖天,秦侯爺照樣眼不眨氣不喘,這就給京師百姓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秦侯爺就是一尊殺人不眨眼的凶神,再結合華昶被滅滿門的事實,非常符合秦侯爺雞犬不留的行事風格,幾件事一串連起來,若說秦侯爺是無辜的,誰信?
謠言在京師市井坊間傳播了好幾日,不出意料的,果然傳到了朝堂上,傳到了權貴和大臣們的耳中。有人放出謠言其實就是為了這個目的,這個目的達到了。
於是,這幾日早朝時,雖然大臣們沒提起這件事,但大家看秦堪的目光分明有了變化。
大明的言官有“風聞奏事”之權,所謂風聞奏事,就是不論ziji在哪裡聽說了shime事,只要跟民情和官場風紀有關的,皆可上奏都察院或內閣。
華昶被滅滿門一案如此震撼,在坊間傳得如此沸沸揚揚。qiguài的是。言官們竟在金殿上不發一語,沉默無言。
接連幾日皆是如此,秦堪的心越來越沉,言官們不說這件事並不代表大家眼睛瞎了。耳朵聾了。相反。這件事已被他們深深記住,他們在等,等一個可以置他於死地的時機。等一個徹底爆發的誘因。
一張陰謀織成的大網,鋪天蓋地朝秦堪撲來,無可躲避。
而秦堪親手編織的陰謀,卻仍在日夜兼程趕往甘肅寧夏……
無聲無息間,秦堪和劉瑾已形成了不死不休的絕局中,京師朝堂裡氣氛徒然變冷,冷凝中殺機四射,瀰漫盈殿。
大家都在等一個機會,一個一招致敵於死地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