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二樓的書房裡,宋呈從保險箱裡拿出一個本子遞到宋博允面前,這也算他對自己兒子一次能力的考驗。
書房裡很安靜,一時間都沒人所話,只有偶爾紙張翻過的聲音。
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一聲悶悶的,重物被合上的聲響。
宋博允抬頭看向書桌後面的父親,面色比剛才凝重了些:
“爸,遠帆的情況,好像比外界以為的要差一些,我也沒想到……怎麼會這樣?您從來沒和我說過。”
宋呈的眼神裡有些意外,還有些隱隱的讚許。
雖然小允大學學的是商科,但那畢竟只是理論知識,而且又放下了這麼多年完全從事了別的行業,宋呈其實是有點擔心他一開始不容易上手的。
但小允剛才的表現讓他有些驚訝。
雖然看帳也不能完全說明什麼,可這是遠帆的內部高階賬本,帳做得很平很工整,細節也都處理了,要不是很有經驗的老江湖,一般人輕易是看不出問題的。
可小允也就看了這麼一會兒,居然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宋呈一時都有些不確定,是不是自己公司的財務水平不行?
“哦,是嗎,那你說說,是哪裡有問題?”
宋呈饒有興致地繼續問道。
“光從賬本上不太能看出來,不過拿這幾年的帳放在一起一比較,有出入的一直都是這一項。
而恰恰只有這一項是公司一直以來就有的業務,其他幾項都是從前幾年才開始的新業務。所以大概可以判斷,公司現在經營出現問題的應該是公司的老業務。”
宋博允的手指在帳本上點了點,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宋呈眼中的贊色明顯了些,目光中染上幾分欣慰的笑意,他這個兒子是真的有經商的天分。
“你分析得沒錯,公司出問題的業務的確是我們的發家老本行——原材料進口。
這幾年因為國際上的一些爭端摩擦,好些原材料的進口都比以前困難了,不僅進價成本漲了很多,還經常出現跳單,跑單,或者訂單不能準時到位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多了,我們的損耗比之前高了一倍不止,執行成本自然也就高了很多。
而且隨著現在國內相關行業工藝技術水平的提高,好些以前只能依賴進口的原材料都可以實現自產或者半自產了,價格也更低廉,所以對那些進口原材料的需求肯定也不如以前了。
這樣一來,我們上游的成本高了,下游的需求卻反而少了,供需不均衡,公司業務肯定會受到影響。
其實這兩年,遠帆也一直在嘗試轉型,也發展涉足了一些新的領域,要不是如此,狀況可能會比現在更差。”
宋呈緩緩和兒子講著具體原委,眉間鎖著淡淡的憂慮。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縮減原業務的佔比,儘快轉型?”
宋博允凝眉,有些不解地看向自己的父親。
宋呈淡淡笑了笑,小允雖然有天分,但畢竟沒經歷過商場的爾虞我詐,有些想法還是有些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