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工作很快展開。
原本停在船塢中的火炮巡洋艦被緩緩開出,首先動工的大閘蟹號接替而入。
相比之下,大閘蟹號的體型就小多了,以至於船塢頓時變得空曠起來。
王飛跟休皮是大閘蟹號的設計師和建造者,所以改造任務的總指揮非他們莫屬。
大批先遣隊和倖存者投入到施工中來,被二人指揮的團團轉,原本死寂的地下空間很快就變得熱火朝天。
好在大閘蟹號的底子還算不錯,這次維修只是將原本壞掉的艦載武器全部補回來,所以這些技術不是那麼熟練的臨時工還算夠用。
王飛讓他們先在大閘蟹號上面練手,也是為了以後更難的工作積累經驗。
至於自己的儀仗艦,王飛壓根就沒打算讓這些二把刀上手。
他已經讓休皮開始設計工程機器人了,等原料的問題解決後就在3層甲板的工廠開工,到時候效率也不會低。
這次大閘蟹號的再武裝化主要分為5部分:
&nm遙控武器站;
&nm近防炮;
&nm電磁炮塔;
4、2座6聯裝多功能火箭發射巢;
5、多功能戰術隱蔽系統。
這是王飛與先遣隊商量決定的。
因為接下來救援任務應對的是人類目標,裝甲普遍較弱,所以之前的近防炮火力有些過剩了。
為此,王飛降低了近防炮的炮管數量和射速,並加裝了大量小口徑遙控機槍塔作為補充。
這樣一來,大閘蟹號就可以應對,來自四面八方山頭上的零散人員襲擾和伏擊。
之前出廠沒多久就被炸燬的電磁炮塔又回來了,依舊是擔任攻堅任務。
火箭巢用來大面積清場或是定點曲射轟炸。
隱蔽系統包括修復後的海市蜃樓系統和煙霧投射器。
裝備的煙霧彈是從之前掠奪者那裡繳獲的,內含微量遮蔽粒子,可以用來阻斷地方視野,從容撤退。
剩下的就是將一些不必要的艙室拆除了,比如改造室、植培室等。
最後王飛想了想,連廚房都沒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