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終宋> 第729章 攪動各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9章 攪動各方 (2 / 4)

“陛下覺得我們逼得太緊了……”

“莫生怨懟,莫連累燕王。”

燕王,指的是忽必烈的嫡長子真金,承載的是他們這些漢臣的深厚期待。

有他在,漢臣們就完全承受得起這一點打壓。

死掉一個性格刻薄的王文統,還遠遠沒到會讓他們離心離德的地步。

反而,王文統的背叛,會讓不知情的漢臣們自慚形穢,不敢就忽必烈往後重用蒙古人、色目人而多說什麼。

這場心理博弈,忽必烈完全是拿捏著的……

而今日這場奏對,姚樞也得拿出點實力出來了。

“臣以為,李璮有三策,李瑕亦有三策。”

“說。”

“於李璮而言,以海船、騎兵兩路並行,直搗燕京,為上策;真正投降宋國,將防線南移,與宋國連成一片,靜待陛下與阿里不哥再次開戰,此為中策;攻打濟南,製造聲勢,等待各路世侯響應,此為下策。”

忽必烈用蒙語問道:“他將如何選?”

姚樞斷言道:“必出下策。”

“為何?”

“李璮志大才疏之輩,鄙視宋國君臣昏聵無能,不會真心降宋,此為志大;王文統一死,他必不敢再取燕京,此為才疏。

他或將假意投降宋國,卻不會將治下之地併入宋國,以為固防。依其心志,必攻打濟南,以求揚威於諸路世侯。然實沐猴而冠,必成擒爾。”

忽必烈連連點頭,對如何平李璮之叛已有計較。

“李瑕又如何?”

“於李瑕而言,堅壁清野,按兵不動,固守關中四塞,靜待阿里不哥捲土而來,此為上策;出兵河洛,牽制史天澤,以救李璮之覆滅,此為中策;攻打山西,尋劉整部決戰,此為下策。”

“為何稱下策?”

“劉整擅水戰、楊大淵擅守山城,李瑕若敢出山西,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爾。關中比河洛,居黃河上游,而河套比關中,居黃河上游,隨時可支援山西……”

忽必烈聽了,並沒有太大反應。

姚樞的看法與他相似……

這次的戰略目標很簡單,在阿里不哥捲土重來之前,解決了中原的禍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