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陽聽到陶升找他,便趕緊趕去。
呂陽隨著陶升投靠了袁紹之後,他繼續潛伏著,除非有重要大事才往河東傳遞資訊。
現在陶升手裡有三千人,但其中有兩個校尉都是袁紹指派過來的,只有呂陽這個校尉是陶升的人。
呂陽來到了陶升的大帳,大帳內只有陶升一人在等待。
陶升見呂陽來了,便說道:“現在袁將軍的諸位公子正在爭權,我們是否也要支援一位公子,否則的話我這個位置隨時會被換掉。”
呂陽思考一會兒後回答道:“其實將軍早已經站隊了,已經不用再站隊了,而且袁將軍的那些公子更在意士族的支援,不會隨意向軍中伸手的,袁將軍也不會讓軍中混亂起來。”
在呂陽看來,陶升根本就沒有資格去參與其中,呂陽也理解陶升,陶升好不容易成功坐上今天的位置,雖然陶升沒有爭權奪利的心思,但也不想失去這個實權的官職。
“我站過隊了?我怎麼不記得我與哪個公子見面了?”陶升疑惑的說道。
呂陽認真的說道:“我們現在是許攸的人,許攸支援哪個公子,我們就支援哪個公子。如果將軍這時候透漏出想投靠袁將軍的哪個公子,許攸會認為將軍要背叛他,不止不會再幫將軍說話,還會不遺餘力的打壓將軍,讓其他人知道,背叛他的人沒有好的下場。”
陶升想了一會才反應過味來,然後張口說道:“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必須跟著許攸一條道走到黑了。而且我們連站隊的資格都沒有。”
“正是如此。”呂陽點了點頭說道。
陶陽有些失落,他本來以為自己掌管三千兵士,自己在袁紹這裡有一定的地位,原來自己根本就沒有那麼重要。
呂陽來到袁紹這裡後,發現袁紹重用的人基本都是有非常高的名望與有好的出身。
其實袁紹也不得不拉攏這些大族,這些大族不止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有許多為高官的族人,而且他們還掌控這著地方,擁有大量的的耕地,有許多佃戶、奴婢靠著這些大族活命。這些大族隨便就能組建起數千乃至數萬人的隊伍。
至於這些奴婢、佃戶為什麼不走,甘願在大族受苦,那是因為這些奴婢、佃戶離開大族就無法生存,他們沒有耕地,沒有存糧,只能依靠這些大族存活,他們沒有民籍,性命也掌握在大族的手裡。
這些大族只給佃戶、奴婢留下勉強活命的糧食,剩下的糧食全部被大族收走,完美的運用了了商鞅著名的“馭人五術”,分別為壹民、弱民、疲民、辱民和貧民。
呂陽看見陶升在唉聲嘆氣,便勸解但:“將軍也不必過於憂慮,只要許攸不倒,將軍的位置就不會輕易被人取代,但將軍日後還是要往許攸那裡送些錢財,尤其是黃金。”
陶升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是這許攸的胃口也太大了,每次我把錢財送去,連許攸的面都沒見到,甚至一杯水都沒有喝上就被請了出來。”
“只要許攸把錢財收了,他為了聲譽,就會維護將軍。現在袁將軍又把幽州平定了,已經掌控了三州之地,有許多人想讓許攸把自己舉薦到袁紹的面前,卻苦於沒有門路。將軍這時候不能惜小財而失大計。”呂陽說道。
“我知道,等回到鄴城我會再次給許攸送些錢財,不過我聽聞許攸喜歡一種烈酒,到時候我再買一些烈酒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