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當初不聽子柔之言。要是派兵進入益州,就可以使得荊州免受戰火之亂了。”劉表有些懊悔的說道。
蒯良知曉現在的劉表不是當初單騎入荊州的劉景升了,已經沒有與霍東、袁紹、曹操爭雄之心,一心只想保住荊州,但奈何霍東卻在盯著荊州這塊肥肉。
“使君當初不出兵也是為了求全,現在應該往南郡調兵,不能讓霍東的軍隊進入荊州,否則霍東再從弘農郡出兵,南陽郡與南郡將會不保。”蒯良說道。
“我之前已經令蔡德珪率領水師前去巫縣,我再派三萬步兵,確保巫縣不失。”
劉表手中現在大約有八萬兵士,為了堵住霍東的兵馬,算上水師,劉表將近把一半的兵力放在了南郡。
“使君應該把霍東進攻荊州的訊息傳開,並且表示自己將傾盡全力與霍東對抗。荊州計程車族、豪右對霍東畏懼如虎,肯定不願霍東打入荊州,他們會助使君對抗霍東。”蒯良再次說道。
有不少關中與益州的大族逃到了荊州定居,荊州的大族都知道霍東打壓士族、豪右是有多麼狠,他們現在最怕與最討厭的諸侯就是霍東。
“對、對,有了這些大族的支援,對抗霍東的大軍就容易許多。”劉表點頭說道。
現在劉表居然居然有些慶幸不是曹操、袁紹進攻過來,否則會有不少計程車族、豪右投靠過去,而對於霍東來犯則沒有這個擔憂了。
霍東將要進攻荊州的訊息從襄陽開始散播開來,百姓們討論著霍東是誰,然後開始瞭解霍東的政策,而大族在想著怎麼抵抗霍東的大軍。
蒯良沒有想到會變相的讓荊州的百姓、奴婢、佃戶知曉了霍東的政策。
這是時代的侷限性,蒯良是望族出身,在他的意識裡,天下是他們這些士大夫治理的,百姓則是被他們治理的,誰要想取得天下,就需要拉攏他們這些望族,從而忽視了百姓的力量。
距離襄陽的不遠的一處竹林裡,這裡有個亭子,裡面有幾個人學子正在交談,他們在遊學時互相認識的。
這些人中大的有將近三十歲,小的不過十六七歲,都穿著粗製的白色麻衣,互相討論著天下局勢與自己的所學。
“如今天下實力弱的諸侯被吞併,僅剩下袁本初、曹操、霍東、劉景升、袁公路可爭雄了。”其中一人說道。
“漢室雖微,但思漢者不少,袁公路稱帝無異於自尋死路,他與公孫瓚都將會敗亡。劉景升只圖自保,無進取之心,亦可排除。”有人搖頭說道。
“如今霍東將要進攻荊州,劉使君想保荊州卻未必能保得住。元直兄為何一直不說話?”
一個年歲約二十五六,身材高大的人回過神來說道:“哦,我正在考慮去安邑城求學。”
亭子裡的大多數人都詫異的望著徐庶,只有一個面容俊逸,年歲約十六七的人平靜的看向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