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因為謙恭被小皇帝認命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假節鉞。
曹操成功進入雒陽執政後,就想遷都於許昌,但是因為皇帝久經顛沛流離,如今形勢初定,怕再次遷都遭人非議,為此有些猶豫。
於是曹操來到董昭這裡,之前因為董昭在皇帝身邊,才能讓曹操得知雒陽的局勢,然後又幫助曹操得以順利進入雒陽。
曹操把遷都的想法對董昭說了。
董昭思考一會說道:“現洛陽諸將人多意雜,不一定服從,要成就大事,只有遷都。行非常之事,才能有非常之功,希望孟德兄深思熟慮,從大處著眼,早日決斷。”
曹操來回的走了兩步下定了決心,然後說道:“如今楊奉帶著大軍守在梁縣,如果他得知我要帶皇帝與眾位大臣離開雒陽,楊奉必會阻攔。”
董昭早已經摸透了楊奉的性格,董昭信心十足的說道:“孟德兄可派使者前去楊奉那裡,拜謝楊奉表自己為鎮東將軍的恩情,以安楊奉之心,然後對楊奉表示,雒陽糧食困難,先讓獻帝暫時到距離許昌縣較近的魯陽,以便保證糧食供應。楊奉有勇無謀,一定不會懷疑,然後將獻帝直接迎至許昌縣。”
曹操準備依照董昭的計策而行。
曹操派了使者去了楊奉那裡,使者按照董昭所說的跟楊奉說了一遍。果真沒有引起楊奉的疑心,楊奉對於曹操先請示他表示非常滿意,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曹操知道楊奉不會阻攔後,便找到皇帝,與皇帝說了到魯陽的好處,這樣曹操給朝廷供應糧草會方便許多,將來雒陽有大量的百姓遷入後,皇帝還可以再回到雒陽。
曹操並未把遷都許昌的事情告訴皇帝與其他大臣,曹操怕皇帝身邊有楊奉的人,那樣曹操的計策將會無法實施。
皇帝與眾位大臣並未反對,一是曹操說的有一定道理,現在雒陽沒有多少百姓,他們無民可治,二是因為曹操這段時間對皇帝與眾人都非常的謙恭,讓眾人覺得曹操是個忠臣。
曹操帶著眾人開始收拾一些東西離開雒陽。
等到曹操的大軍走遠了之後,楊奉才感覺有些不對,趕緊帶著大軍卻追,但哪裡還追得上。
大軍遠離了雒陽之後,曹操才告知皇帝與眾位大臣,他們的目的地不是魯陽,而是許昌,之前隱瞞不過是想順利的擺脫楊奉。
小皇帝憑藉多年的傀儡經驗,感覺事情恐怕沒有曹操說的那麼簡單,其他大臣也感覺到了不對,但現在曹操大軍在側,他們只能與曹操一起前往許昌。
在雒陽的探子迅速的把皇帝被曹操帶走的訊息送到河東郡,霍東得知訊息後,頓時心裡的石頭落地了,現在他可以放心的攻取益州了。
霍東與劉璋之前約定在一年之內不準互相攻殺,霍東為了不讓天下之人認為他是個失信之人,就忍了一年沒有動手。
現在一年之約已經過了,公孫瓚已經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霍東要在公孫瓚被袁紹滅了之前把益州拿下。
到了二月末,霍東開始讓在陳倉附近的徐晃帶著五千騎兵進入廣漢郡,漢中郡的孫建帶著四千的步兵進入巴郡,現在巴郡被霍東佔領了五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