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身邊只剩下數十個弩兵與一百多持戟的兵士。
這些人把袁紹圍在中間,抵抗著幽州騎兵的攻擊。
因為袁紹把自己的頭盔摘了,大旗也藏了起來,身上的盔甲也因為他被親衛圍起來而發現不了。
這讓公孫瓚他們沒有認出袁紹在這裡。所以攻擊的決心不是很大。
因為有幾十張弩,使得袁紹能不斷的殺傷騎兵。
公孫瓚的兵士也用弓箭反擊,雙方不斷的有人員傷亡。
鞠義正在奮力與幽州軍作戰,聽到袁紹被幽州騎兵包圍的訊息後,他趕緊停止追擊,回去救援袁紹。
公孫瓚沒有想到這股冀州兵這麼難攻下來,這時候他又聽到部下說有一千多的冀州兵士向著他們殺來。
公孫瓚不想在此糾纏,就帶著兵士向著界橋那裡撤退。
鞠義看到袁紹沒有事後,他放下心,袁紹要是死了,他這次拼命就白拼了。
有些其他的隊伍收到袁紹被圍的訊息後,也趕了過來。
袁紹吸取教訓,在身邊留下了一些人馬,剩下的兵士讓鞠帶著去追擊幽州兵,他想趁著幽州兵大亂,打垮公孫瓚。
袁紹把田豐叫來,讓他出個主意掩蓋他丟盔的事情,要是傳來容易影響軍心。
田豐想了想說道:“我與主公退進一堵矮牆裡,我想將主公拉下躲避弓箭,主公卻猛地將頭盔摜在地上,並且大聲說道:大丈夫寧可衝上前戰死,我們躲在牆後,難道就能活命嗎?”
袁紹聽到這個解釋後非常滿意,這樣不僅掩蓋了他丟盔的事實,並且還能展現出他的英勇。
田豐接著說道:“主公還要賞賜那些跟隨你一起作戰的將士,讓他們把剛才的話傳出去。”
袁紹越發覺得田豐辦事縝密。隨後他賞賜跟隨他一起出戰的將士。
田豐叫來幾個小統領,告訴他們怎麼說。
幾個小統領收到田豐的指示後,告訴了自己的部下怎麼說。
這些人剛被袁紹獎賞完,正是高興的時候,如今收到命令後,都按照命令對周邊的人說袁紹的勇武。
公孫瓚在界橋邊重整隊形,想要在此反擊袁紹的兵馬。
但又被鞠義等人攔住,他們沒有給公孫瓚騎兵襲擊的機會,利用手中的弓弩不斷的給騎兵造成殺傷。
公孫瓚最精銳的白馬義從損失慘重,相當於一把槍沒了槍頭,威力大減。
公孫瓚看無法取勝,只得帶兵一直撤回大營。
因為公孫瓚手中還有大量的騎兵,使得袁紹的軍隊無法全力的追擊,讓公孫瓚的大部分步兵得以撤回營寨。
此戰使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損失殆盡,但他的手中還有大量的騎兵與步兵,實力還是有的。
袁紹經過這一戰成功的阻止了公孫瓚的南侵,並且還打敗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改變了他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