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出現了,所有的大臣見到董卓都趕緊行禮。董卓這時候還挺看重這些人,他也回了下禮。
與這些人不同,董卓不用脫鞋,他還可以帶著佩劍進入。這些大臣表面對董卓笑眯眯,心裡則問候董卓的祖宗。
諸位大臣在大殿內找好位置。
董卓直接站到小皇帝前面,面對著諸位大臣,宣佈早朝開始,完全無視了小皇帝劉協。
諸位大臣向著皇帝與站在皇帝前面的董卓行禮。
劉協連哭都不敢,他年紀雖小,卻也比較聰慧,知道不能做任何違背董卓意願的事。
董卓一手扶著劍柄,一手扶著插在腰上,環視在場的諸公。
他現在是體會到了霍光當時是何等的風光了。
無人敢拂逆他的意願,他甚至有些看低那些他以前敬重的文士,這些文士也不過比那些西涼叛軍穿的光鮮一些,說的更義正言辭些,當面對戰刀時,甚至不如那些反叛的西涼羌人。
有些大臣開始對說一些所謂的朝廷大事,所有的這些都得需要董卓點頭,小皇帝劉協連發言機會的沒有。
董卓看朝議差不多了,便開口說道:“河東太守霍東,誅黃巾,安流民,實為國之棟樑、社稷之臣,今封其為幷州牧外加匈奴中郎將,諸位可有異議?”
王允聽到河東太守霍東這幾個字有些詫異,這個與他王家有些瓜葛的人的名字再一次傳入他的耳朵裡。
王允現在基本確定他的弟弟王濱已經身隕,而且這肯定與霍東有關。
王允在聽聞劉協駕崩了後,他就進京弔唁,然後董卓進京,掌握大權。董卓對他頗為看重,他被拜為太僕,不久遷任尚書令。
他沒有出來反對,這時候明顯是董卓想提拔霍東,誰要是出來反對任命,那不是反對霍東成為幷州牧,而是反對董卓。
果然沒人敢出來反對。
董卓又說道:“宣原河東太守霍東進殿。”
“宣河東太守霍東進殿。”有人開始喊,喊音清脆明亮。
在偏殿內就霍東一個人在那裡等待,終於聽到了傳喚他的聲音。
霍東趕緊整理一下頭冠與衣襟,然後向大殿走去,他脫下了鞋,低著頭進來。
“臣霍東叩見陛下。”霍東趕緊行大禮,做官嗎,交易,不寒酸!
“愛卿平身。”劉協孩童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