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讀書人講的是‘規矩’,並非單純的中庸之道,有一段時間,何長安覺得很有道理。
但現在不同了。
呂先生的話本身沒錯,但何長安經歷很多事情後,對此有了另外的理解,那便是、要麼一落百尺,要麼,就乾脆給我飛昇算求!
白日飛昇、御劍而行這種事,何長安從未見過,但他寧可信其有。
否則的話,這個大唐、簡直就太沒意思了。
恢復了一些修為的何長安,開始在打拳、讀書之餘,偶爾出現在小鎮上,一個人喝酒,一個人吃包子;
或者,乾脆到學堂門口,聽那些蒙童稚嫩的朗朗書聲。
在何長安眼裡,這座小鎮,如果晚上不出去,完全就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很適合讀書。
關於人族、妖族之間的隔閡,便是如此慢慢淡化,最終,在何長安心底,有了一個明確的道理。
那就是,不管是人族,還是妖族,當其表現出某種不假掩飾的善意時,就是一個好人。
或者一個好妖。
一旦他起了惡念,那就需要說道說道,跟他講講道理,遇到能鎮壓的,一巴掌拍進土裡,讓他老孃都摳不出來的那種。
問題是,他現在拍不動別人,只好平和的微笑著,對那個朝他吐口水、扔石子的蒙童,講了一番道理。
大概意思是‘你爹孃身體可還安康?’、‘讀書就是為了明事理、懂得忠恕之道’……
然後,那小子一高興,迎面扔過來一個馬蜂巢。
一個馬蜂窩,雖然傷不了何長安,但問題是,傷害不夠、侮辱性很強。
書唸到狗肚子裡去了?
何長安心中惱怒,面上卻依然溫煦,對那少年點了點頭,道:“扔挺準的。”
那名妖族少年,屬於天狼一族,一心想挑事,然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喊三個哥哥來鬧事。
可惜,何長安不給他這機會。
只是溫和的笑了笑,邁步走進學堂,去尋他們的老師去了。
其他孩子都走遠了,那名妖族少年還在學堂門口徘徊,書包裡揹著半片青磚,是從小鎮東頭那座小道觀的牆上摳下來的。
那座小道觀裡,供奉著三尊泥塑雕像,兩個白鬍子老頭兒,一個英俊青年,香火很是慘淡。
為了那半塊青磚,妖族少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家裡的一把刀子都折斷了,好不容易才撬下來的。
聽小鎮那些半大小子們說,那地方的青磚有靈性,打人很疼。
妖族少年揹著人,在自己頭上砸了一下,的確極疼,讓他蜷縮在地上、抽抽了大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