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金兵復至汴京城下,宋欽宗趙恒大恐,派遣使者去說。
“初不知其事,且將加罪其人。”
李邦彥又上奏宋欽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
總共就那麼幾個能打戰的人,可趙恆居然撤銷了人家的兵權,還特麼的下令不得得罪金兵。
一連串的昏招下來,簡直就是自掘墳墓,這不,完顏宗望一看,豁,好傢伙,趙恆這麼傻的?那還猶豫什麼,攻城。
金軍再度攻城,最後依舊還是靠著西軍的頑強抵抗才擋住了金軍的進攻。
依舊沒能攻下汴京,而且完顏宗翰那裡同樣寸步難行,無奈之下,完顏宗望改肅王趙樞為人質,康王趙構得以迴歸,遂金軍退兵。
臨走前,完顏宗望派人入城辭行,並送來一封拜辭信,言道。
“非不欲詣闕廷展辭,少敘悃愊,以在軍中,不克如願,謹遣某某等充代辭使副,有些少禮物,具於別幅,謹奉書奏辭。”
赤裸裸的羞辱和嘲諷,可是對此,趙恆只表示,都是小場面,更大的羞辱朕也不會放在眼裡的。
對於金軍撤退,种師道命其弟种師中率領西軍最精銳的三萬秦鳳軍尾隨金軍之後。
等金軍渡河過一半的時候,突然殺出,完全消滅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士兵,將金國精銳的東路軍打殘,以消後患。
這本來是一個極好的主意,李綱也建議以護送金軍出境為由,一有機會就縱兵追擊。
宋欽宗趙恆一開始也同意了李綱的建議,派軍十萬,緊緊護送金軍。
但是,面對這絕佳的機會,以吳敏,唐恪,耿南仲等為首的投降派又跳了出來,最終壓倒了主戰派。
派人在黃河邊上樹立大旗,嚴令軍隊不得繞過大旗,更不得傷害金軍一兵一卒,否則一概處死。
就這樣,金軍大搖大擺的離開了,不僅從宋朝這裡帶走了不少好東西,還沒有付出什麼代價。
簡直就像是在逛自家後花園,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對此,种師道氣憤無比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又提出一個亡羊補牢的辦法。
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
宋欽宗趙恆又准奏施行,但不久又被以吳敏,唐恪,耿南仲等為首的投降派大臣壓倒。
認為萬一金軍要是不來,那這筆巨大的軍事費用會被浪費,拒絕採用种師道之言。
看著滿朝文武都是如此,而皇帝趙恆又朝令夕改,毫無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