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恆登基後的一方操作,先不說是他自己的想法,還是朝廷眾臣的壓力。
反正的確是給宋朝打了一針強心劑,至少讓人看到了希望吧。
不僅僅是趙匡胤這麼想,像始皇帝,劉邦,劉徹,曹操等人也都是如此。
唯獨朱元璋等後面朝代的皇帝,一個個撇嘴,面露嘲諷,顯然他們是知道結果的。
這倒也不怪始皇帝他們,完全是因為局勢就是如此啊。
金國東西兩路大軍攻宋,雖然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勢如破竹,可是由完顏宗翰率領的西路軍卻是遭遇了太.原守軍的頑強抵抗。
以至於完顏宗翰率領的西路大軍,沒能按照計劃的渡過黃河,與東路軍會和。
所以,眼下金軍的情況其實也不是太好,只要拖一拖,還是可以逼迫金軍撤退的。
畢竟兩路大軍,只有一路過了黃河,壓力自然要小很多。
影片前的諸位皇帝都是如此想,只要這趙恆不像他老.子趙佶一樣,完全是有機會的。
公元一千一百二十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完顏宗望的東路軍渡過黃河,第二天就攻下滑州。
一月三十一日,金軍包圍宋朝首都汴京。
一開始面對金軍的進攻,宋軍在汴京守禦使李綱的率領下頑強抵抗。
金軍連番進攻都未能破城。
到了這裡,可以說李綱基本穩住了局面,接下來就是堅守,並且等待各地的援軍前來。
反正這裡是宋朝的主場,補給,後援等這些方面肯定是宋軍佔優勢。
金軍遠征在外,時間拖得越長,顯然對金軍越不利。
完顏宗望明顯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在數次進攻無果後,隧派使臣前來商議議和之事。
看到這裡,影片前的趙匡胤鬆了一口氣,久經戰陣的他自然知道,眼下的情況,其實壓力都是在完顏宗望這邊。
而趙恆呢,只要按部就班的商議就行,反正拖不下去的是完顏宗望,是金軍。
只是,還不等趙匡胤臉上的笑容徹底綻放,趙恆的一系列操作,直接讓他傻了眼。
只見影片裡,聽聞金軍遣使來想要議和,李綱主動請求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