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繼位開始,朱棣開海禁,鄭和下西洋,著永樂大典,疏通大運河,遷都北平。
這一件件事情,都足以證明朱棣的功績,而這樣一位有著雄心壯志的皇帝,即便是臨死前,也想要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尤其是現在北方的情況越發不同尋常,朱棣更是不能當做沒有看見。
所以,即便是朱高熾,以及朝中眾多大臣反對,朱棣還是沒有改變主意。
堅決的要再次御駕親征。
出征之前,朱棣親自巡視軍營,看著英氣蓬勃的明軍士兵,朱棣心中大慰。
他是馬上皇帝,軍營是朱棣最喜歡的地方,不論是登基前還是登基後。
而這些大明計程車兵,就是大明最堅實的依仗,只要有他們在,大明就不會倒。
來到主帥營帳,看著已經齊聚一堂的諸位將領,朱棣知道,即便在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人反對自己這次御駕親征。
本就是來巡視大營,朱棣看著下首的眾將,語氣略顯低沉的說道。
“我記得年輕時候,有一次跟隨大軍出征。”
“那時候的兩淮之地,洪澤湖一帶,本是魚米之鄉,可是卻幾百裡沒有人煙啊。”
“那草長了半人高,從老百姓院子裡,一直長到炕上。”
“敵人們,把當地圈了作馬場,人殺了埋在地下作肥料,那樣草長得才好。”
“我記得清楚,那時候是盛夏七月,可當地卻陰寒刺骨,四野鬼火,遍地嗚咽。”
“十幾萬大軍盡皆垂淚。”
說到這裡,朱棣好像深深的陷入回憶之中,當時的那一番景象,朱棣到現在都沒有忘記。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朱棣就明白,不收服草原,大明將永無寧日。
目光掃過在場的眾將,所有人這時候也都是沉默不語,他們都是領兵作戰之人。
自然知曉韃靼,瓦剌這些草原部族是如何對待大明百姓的。
看著眾人,朱棣繼續說道。
“徐達大將軍當時就說,再搞十幾年,我們的孩子,連唐詩宋詞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一邊說,朱棣一邊起身,慢步來到大帳中央。
臉上露出一抹無奈之色。
“我明白太子的意思,要與民休息,要做明君。”
“嫌我老頭子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