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怎麼也沒有想到,僅僅只是一夜的工夫,自己就失去了兩個最疼愛的兒子。
不僅僅是李淵,此時坐在李淵下首的裴寂等近臣心腹,也是一個個陷入了沉默。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讓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
“諸位以為應該如何是好啊?”
此時的李淵明顯是慌了神,對在場的裴寂等人問道,然而,面對李淵的詢問,眾人都是選擇了沉默。
自己欽定的太子李建成,以及預定明日率軍出征的齊王李元吉,在這個清晨全部都死在了皇宮之外。
而殺死他們的兇手,則是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在朝野內外的名聲與威望,眾人皆知。
事實上,如果沒有李建成,羽翼豐滿的李世民,毫無疑問是繼承皇位的當然人選。
而如今,李建成已死,李淵的嫡子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面對尉遲恭沾滿血跡的長刀和戰甲,幾位皇帝近臣的表現,已經明確表達了立場。
擺在李淵面前的選擇,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痛苦的預設現實。
作為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心裡很明白,已經六十歲的自己,不可能永遠的坐在皇位上,早晚是要有人繼承大統的。
既然如此,還有誰能比眼下這位僅存的嫡子更適合的呢?
面對從尉遲恭身上不斷傳來的血腥味道,以及裴寂等人的沉默,李淵痛苦的閉上了雙眼。
誰也無法體會這一刻的李淵是多麼的悲痛。
他一直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始終不願意膝下的三個兒子刀劍相向。
為此,李淵一直猶豫,一直左右搖擺,一直想要在李建成和李世明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可事與願違,最終事情還是發展到了這一步。
其實事情發展成這樣,作為父親,作為皇帝的李淵,他自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他能夠早一點下定決心,不論是太子李建成還是秦王李世民,乾脆利落的廢掉他,讓其中一人當一個閒散王爺,或許事情就不會如此。
如果他能夠早一點不讓李世民領兵,李世民或許就不會有那麼高的威望,而太子李建成的地位也會無比穩固。
可惜一切的如果都只能是如果了,事情已經發生,他的一個兒子殺了另外的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