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突厥的鉈缽可汗就曾經說道。
“南邊的那兩小兒,無一不是孝順之輩,有這樣的好大兒我大突厥何愁資源不豐厚。”
由此可見,突厥對當時的中原北方是一種什麼態度,簡直就是當成了兒孫一樣看待。
缺什麼,北齊和北周這兩個好兒子都會乖乖送來。
然而,到了大隋時期,楊堅對於匈奴採取的態度和北周時期完全不一樣了。
即便是剛剛登基,楊堅對待突厥的態度也是極為強硬。
朝堂之上,有大臣認為大隋剛剛建立,依舊還是應該像北周一樣對待突厥,不斷的利用物資討好他們。
“陛下,大隋初立,不宜與突厥結怨。”
“突厥擁有數十萬騎兵,南面還有陳朝,對突厥陛下應該採取懷柔之策。”
聽著下面眾臣的勸說,楊堅則是面色威嚴的說道。
“懷柔?你們的意思是讓朕,舔著臉去給突厥當兒子嗎?是讓我大隋和突厥成為那父子之國嗎?”
“是將我大隋百姓的辛勤勞動成果,最後都獻給突厥嗎?”
話語之中已經帶著濃濃的怒意,可是對此,還是有人極力勸阻道。
“一時的隱忍並不代表懦弱,望陛下三思。”
在朝臣的勸說下,楊堅完全沒有絲毫改變的意思,依舊冷冷的說道。
“朕心意已決,朕,還有大隋的百姓,不會向突厥低頭,更不會向前朝一般搖尾乞憐,朕今日找你們來,是讓你們拿出對付突厥的辦法,而不是讓你們在這裡說廢話。”
說著,楊堅目光掃過在場的眾多朝臣,面對楊堅的目光,所有人都是默默低下了頭。
陛下都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心裡早有了決斷。
這時候如果還要執意去勸說,那就是找死。
在楊堅的目光注視下,很快,一人站了出來。
此人名為長孫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