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1812 讓出焦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12 讓出焦點 (3 / 3)

包括小茲維列夫在內的“90後”球員們確實生活在一個壓力重重的年代,面臨最嚴峻也最苛刻的考驗,前有四巨頭、後有黑武士,堪稱暗無天日。

這……也是萬萬沒有想到。

後來,費什在自己社交網路賬號發了一條調侃。

“幸好,我不需要經歷黑武士時代,等等……”

言簡意賅,點到為止,卻製造出驚人的調侃效果,包括羅迪克、費德勒在內的球員們紛紛轉發,結果又成為社交網路的全新風潮。

原因非常簡單——

馬迪費什,1981年出生,準確來說,他和費德勒、羅迪克、薩芬、費雷羅、休伊特、納爾班迪安等等球員屬於一代人。

世紀之初,在納達爾崛起之前的短暫五年時間裡,這一批球員被譽為黃金一代,他們與尚未退役的桑普拉斯、阿加西一代交相輝映,並且開始全面搶班奪權,開啟群星閃耀的一段輝煌。

2004年,費什在雅典奧運會拿下男子單打銀牌,曾經一度和羅迪克被譽為美國男子單打雙子星,並且在2011年成為美國頭號男單。

費什和羅迪克一起成長一起訓練一起進入職業賽場,他們不僅是高中同學,而且費什還在羅迪克家裡借宿了整整一年,他們也一起經歷了一個時代。

當然,後來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

和羅迪克一樣,費什他們一起進入網壇的巔峰時代,先是費德勒和納達爾,而後再加上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以至於曾經的黃金一代全部淪為陪襯。

羅迪克成為巨頭時代悲情人物的一個代表角色,他在2003年贏得美網冠軍,並且年終世界排名第一,然而後來三次溫布林登決賽、一次美網決賽全部輸給費德勒屈居亞軍,始終沒有能夠闖過最後一關。

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將羅迪克、費什這一代黃金球員稱為“巨頭時代受害者”,“如果沒有費德勒/納達爾的話”無疑是最頻繁出現的一個假設;但萬萬沒有想到,1990年以後出生的球員也依舊沒有能夠擺脫巨頭陰影,然後1995年以後出生的更年輕一代就已經登場。

換一個角度來看,黃金一代的退役也避免了和更加年輕更加青春一代正面對抗的狼狽,未嘗不是一種結束,畢竟,他們已經在四巨頭面前遭遇太多太多苦澀的失利。

於是,這才有了費什的那句自嘲,並且引起了笑聲。

現在1980年前後出生的那一批球員已經陸陸續續退役,再加上費德勒已經三年無緣大滿貫冠軍,自然而然巡迴賽裡就瀰漫著一種“一個時代即將落幕”的淡淡哀傷。

今年美網,則即將迎來費什職業生涯的謝幕戰。

“費什VS高文”,所以,這會成為費什的最後一場比賽嗎?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