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高文還是需要更多比賽更多擊球更多對抗,現在擊球手感和比賽狀態還是處於磨合階段,一切偏差是在所難免的,這也是他一直堅持和小茲維列夫底線周旋的原因。
而且,儘管高文目前和小茲維列夫碰面兩次,從比分來看都非常輕鬆,但事實上,小茲維列夫是一個難纏的球員,再過幾年,這位球員真正完全成長起來之後,他的比賽就非常具有戲劇性。
在大滿貫賽場,小茲維列夫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贏球,即使面對世界排名五十開外乃至於一百開外的球員也是一樣,經常性先丟兩盤,然後再一點一點磨回來,三盤逆轉。
從積極層面來看,他具有韌勁;但從消極層面來看,他不知道應該怎麼把控自己的比賽,空有一身能力和天賦,在比賽程序裡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引爆能量。
今晚的碰面,小茲維列夫和邁阿密比較起來確實有所成長,所以不要忽略他的僵持能力,也不要忽略他的拉鋸能力。
連續錯過兩個破發點,需要敲響警鐘,但沒有必要緊張或者焦慮,這就是比賽的一部分,完全可以預料。
腳步,來到二區。
注意力集中,牢牢盯住來球——
近身壓反手。
儘管依舊是反手一側,但這次做出變化,選擇近身,這在今天的比賽裡並不多見,來到關鍵比分,小茲維列夫也陸陸續續展現自己的武器庫,僅僅是發球一項,不同組合就已經能夠看出他的能力。
高文預判準確,但球速太快,時速200公里的發球還是擠壓到身體,反手揮拍動作也就沒有完全展開。
一頂。
而且此時就能夠看出區別來,因為近身擠壓的關係,同樣的反手推擋,拋物線的控制就明顯欠缺些許。
高文的回發球,稍稍上揚些許,沿著中路靠反手的斜線衝了過去,但球質的衝擊明顯不足,小茲維列夫的腳步非常從容,連續小碎步調整,雙手反拍就已經起手進攻。
不過。
小茲維列夫的進攻也沒有完全開啟線路,半進攻半過渡的擊球,著實很難判斷這一次擊球的目的;不要忘記了,這是發球之後搶攻的第一拍銜接,在鬥志昂揚的情況下,小茲維列夫還是沒有開啟角度。
高文的回應,非常從容——
雙手反拍架起來,也沒有強勢發力,只是稍稍發力,輕推了一拍直線。
網球沿著高文左側邊線一路衝過去,但力量、角度、旋轉等等都沒有提升到極致,相當於一拍輕打,以控制落點為主。
小茲維列夫的腳步才剛剛回到球場中央準備回防,馬上就意識到來球線路,腳步調整又及時又輕盈,和他的身高比較起來,移動腳步確實能夠看到年輕一代的成長與蛻變。
另外非常值得提及的一點就在於,小茲維列夫不怕下旋球。
一般來說,像小茲維列夫這樣身高超過195厘米的球員,膝蓋下蹲以及重心下沉的難度會提升一個臺階,特別是快速移動過程中的調整,面對下旋球的時候往往有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