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到關鍵時刻,熟悉的場景熟悉的感覺又重新回來,特松加的擊球出手,也就難免出現一些波動。
歸根結底,他們都是普通人。
接下來一分,壓力還在持續上升,要麼是局點、要麼就是賽點。
全場,屏住呼吸。
包括特松加。
一區,準備發球前,特松加稍稍調整了一下呼吸,額頭前面的汗水緩緩滑落,有些癢,他抬手擦拭乾淨,再次看了高文一眼,然後就準備發球。
啪。啪。
特松加正在拍球,整個球場鴉雀無聲,本來就沒有多少觀眾,現在所剩無幾的觀眾又全部屏住呼吸,以至於球場越發安靜起來。
一發,外角。
時速203公里。
從線路和落點就可以看出來,特松加試圖破壞高文的身體重心,卻沒有準備上網,外角的角度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腳步依舊站在底線,準備好下一拍進攻銜接,勢大力沉的進攻就能夠進一步施壓。
高文,有些狼狽。
因為這樣的外角,線路有些尷尬,不遠不近,以至於他的移動腳步無法做出預判,只能隨機應變,有時候身體可能靠近網球一些、有時候身體又可能距離網球太遠,擊球點難以掌控,全靠手上功夫調整。
而且重點在於,特松加的發球非常重,又衝又沉,尾勁十足,即使是平時,接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現在處於受傷的狀態下,高文正面碰撞的對抗能力明顯下降,常常吃不住力量,以至於出現下網。
這一記發球,特松加也是經過計算和佈局的——
前後六個發球局沒有遭遇任何破發點,特松加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儘管他是一個比較老實的球員,沒有什麼花花腸子,但不代表他不會思考。
對高文來說,沒有時間遲疑,條件反射就已經蹬地出去,右手完全舒展開來。
甚至沒有時間慶幸正手的舒展不受影響,就已經感受到網球的力量和速度,層層疊疊地撲面而來。
怎麼辦?
電光火石之間,高文也沒有時間細細思考,靈光一閃,小臂就往前一迎,依靠手腕的力量輕輕往上一卷一蹭。
非常柔軟又格外細膩的包裹,全靠手感。
不是頂撞,不是借力,不是推擋,而是輕輕一撇。
準確來說,卸力、摩擦……還有,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