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有些奇怪——
左側腹部下方的肌肉隱隱緊繃起來,那種感覺非常矛盾,外表的肌肉完全拉伸開來,但內裡的肌肉卻又蜷縮成為一團,最後形成一種古怪的拉扯感,牽扯住身體的舒展,一舉一動都能夠感受到神經的繃緊。
高文也知道,這說不通。
整個形容非常怪異也非常矛盾,但他也很難找到更加準確的語言描述,就好像包裹在一團雲霧裡一般。
下意識地,用手指細細感受肌肉的紋路,與其說是疼痛,不如說是腫脹的痠痛。
所以,這算是受傷嗎?
對職業球員來說,傷病就是競技體育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夠例外,沒有人,區別只是在於嚴重程度。
有些傷病,可能需要六個月乃至於一年的休養,甚至可能徹底葬送整個職業生涯,就好像高文上一世的膝蓋傷勢一樣,他親身經歷過,明白那些痛苦與掙扎,還有復健的煎熬與痛苦,依舊曆歷在目。
更多傷病,不致命卻也不會徹底消失,就如同頭疼一般,如影隨形,一直陪伴在側,始終不會痊癒,一直到退役後,方方面面地影響日常生活,不至於糟糕透頂但就是不會消失,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職業球員的運動生涯裡,沒有傷病的陪伴是幾乎不可能的,帶傷上場的情況也不勝列舉。
真正經歷競技體育賽事的球員就知道,有時候,一些傷病會伴隨對抗的進行越來越嚴重,及時止損是關鍵;一些傷病則不會,反而伴隨賽事的進行漸漸平復,需要賽後進行具體檢測才能夠確定情況。
——沒有必要自亂陣腳,更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其實,高文的第一反應非常緊張,也非常警覺。
曾經以為上一世的傷病記憶已經徹底遠離,但關鍵時刻的創傷記憶還是如同潮水般洶湧著侵襲而來。
但現在終究和上一世不同,經歷ATP職業賽事一年的打滾與考驗,高文也見證無數賽場的突發事件,慢慢適應慢慢習慣,並且慢慢學習處理和應對,心態的成熟與穩重,讓高文抓住理智稻草找回平靜。
深呼吸。
再次深呼吸……
目前還不清楚情況,沒有必要自己嚇自己,還是先專注比賽,再測試看看具體情況。
等待局間休息的時候,再尋求賽事醫務人員的幫助,展開具體的檢測。
吸氣,吐氣;吸氣,吐氣……
高文慢慢地找回冷靜,快速用毛巾擦拭一下汗水,而後就回到底線,舉起球拍向特松加示意了一下:
抱歉。
然後就準備繼續比賽。
球場,瀰漫著一種緊繃而焦慮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