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陣高文,不僅僅是一場比賽的勝負而已,同時還是在自己信心和狀態達到一個巔峰時候的勝負。
更重要的是,在第一盤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第二盤明明依舊保持高強度高頻率的狀態卻遭遇碾壓。
徹徹底底的碾壓,一面倒地摧毀。
對吉隆來說,這就是一場震撼教育。
一方面,他真正意識到自己和高文之間的差距,也是自己和頂尖高手之間的差距。
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網球在硬實力之外還有很多內容,對比賽的解讀、對網球的理解、對對手的閱讀等等等等——
而這些部分,才是職業賽場的側重點。
在NCAA,僅僅依靠天賦就能夠形成抗衡了;但進入職業賽場,這裡最不缺少的就是天才,不僅不缺少天才,也不缺少又勤奮又努力的天才,天賦已經不再是武器,而是一種基礎,事情從本質上不同。
然而。
在職業賽場整整打滾了一年,吉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更沒有任何長進。
所以,被困在挑戰賽和希望賽裡,這就是吉隆應得的結果。
他不應該憤怒也不應該憋屈,種瓜得瓜,這一切結果都是自己導致的。
呼。
吉隆再次深呼吸。
儘管苦澀儘管狼狽儘管羞愧,連丟二十四分,以這樣一種方式葬送一盤勝利,確實是值得載入史冊。
現在就可以想象社交網路的討論熱度,甚至可能還會剪輯一個二十四分的計數影片,永遠保留在網路上,成為一種鞭屍手段;更糟糕的是,主角是高文,人們甚至可能不會記得吉隆這個背景板的名字。
但是,他需要這樣的時刻,一次衝擊一次教訓一次撞牆,真正讓他清醒過來——
只有觸碰到低谷,才能夠意識到問題的本質。
抬起頭,吉隆就可以看到已經站在球網前面的高文,沒有歡呼沒有慶祝,只是面帶微笑地站在那裡。
一看就知道,高文給他留了一些面子。
吉隆不由想起高文在羅蘭加洛斯和溫布林登的戰神形象,嘴角的笑容就輕輕上揚起來,重振旗鼓,一路小跑衝向球網,昂首挺胸地坦然面對比賽結果。
不需要言語,吉隆就張開雙臂,迎面給了高文一個大大的擁抱。
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