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1737 無處不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737 無處不在 (2 / 3)

這就意味著,吉隆的腳步僅僅只是橫向移動也就不夠,同時還需要縱向調整,這樣才能夠找到最佳擊球點;而且縱向移動也不是大範圍的直上直下,也就是在底線附近如同電波一般來來回回波動。

在這裡,還有一個細節,高文抓住了當前年輕球員的一個通病——

不喜歡上網。

年輕球員往往習慣於固守底線,即使得到機會進入底線,大部分時候也不會順勢上網,而是擊球完畢又重新回到底線。

吉隆,也不例外。

在如此情況下,高文控制在中場區域附近的落點調動,忽遠忽近、忽深忽淺,也就相當於煙霧彈,吉隆不會貿然上網,但腳步卻始終在橫向移動過程中必須顧及縱向移動,整個擊球都處於動盪狀態。

體能消耗是一方面,精力消耗則是另一方面。

眼前這一拍球,就是最好的說明。

明明率先變線發動持續進攻的是吉隆,但線路規規矩矩,全靠速度和力量壓迫,變化不足,被高文提前預判,二次啟動順利拍馬趕到,並且在反手位借力打力完成擊球,將吉隆的力量全部推送回去。

高文的這一拍反手斜線,輕描淡寫,卻氣貫長虹,一推一送,就直接將網球推送到斜線大三角區域。

深區,死角。

吉隆,深陷麻煩。

他必須快速回頭移動,沿著身體斜後方十五度角的方向跑出一條斜線,不僅需要橫向移動還需要縱向移動,身體對於球場三維立體空間的捕捉就會出現偏差,因為他必須在身體斜後方尋找擊球點。

整個空間感的探知,就可能有些偏差。

吉隆的移動速度已經提升到極致,但腳步到位的時候,擊球點還是非常奇怪,雙手反拍也遭遇擠壓,儘管他還是順利完成擊球,但線路選擇所剩無幾,勉強勾出一條斜線,卻沒有深度也沒有角度。

該死!

——攻防轉換!

吉隆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自己回球質量下滑明顯,陷入被動,高文在輕描淡寫之間就已經扭轉局面,攻防對峙的主動權悄無聲息地轉移到高文手裡,視線裡一眼就能夠看見切入底線迎前擊球的高文。

糟糕!

吉隆,渾身上下警鈴大作,條件反射非常迅猛。

此時,吉隆依舊處於賽亞人模式,整個感知和直覺非常敏銳,儘管被動,但全身戒備、反應及時。

一蹬,吉隆就已經朝著右側橫向衝了出去,重新回到自己正手位。

不是因為熟悉高文,而是一種直覺判斷,下意識就直接衝了出去。

踏,踏踏踏。

速度,瞬間就推向極致,化作一道狂風,目光如炬,牢牢鎖定網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