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長長地,吉隆吐出一口氣,在洶湧與喧鬧之中穿行,自己也沒有察覺地,微微挺直腰桿,昂首闊步。
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轉瞬即逝,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回味,光陰就已經從指尖溜走,然後,他們就從懵懵懂懂的巡迴賽新人晉升為二年級生,不再是社會新鮮人,也不再是一無所知的菜鳥。
這是一個尷尬的階段——
一邊,他們已經離開大學,學生和青少年的身份漸行漸遠,“你已經不是孩子。”
一邊,他們卻又沒有完全適應社會,和那些老手們比較起來依舊青澀。
於是,他們就被困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努力地在社會里尋找自己的位置,也同樣在巡迴賽尋找自己的位置。
389名。
這就是吉隆在ATP的位置。
好像也沒有那麼糟糕,和排名八百多的湯普森比較起來,他已經在挑戰賽尋找到一些感覺;但和自己的預期依舊有著明顯落差,不要說前一百名的門檻了,甚至就連前三百名也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離開大學轉入職業前,吉隆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ATP的競爭非常殘酷,他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還需要鬥志,NCAA的天才放到職業賽場里根本就不算什麼,在競技體育的世界裡,最不缺少的就是天才。
然而……
現實比想象得更加殘忍。
世界排名,只是一個折射而已;如果具體看看成績,更加令人沮喪——
他至今為止沒有能夠贏得任何一項賽事的冠軍,從挑戰賽到希望賽,全部都是如此,即使是在青少年為主的希望賽裡,也總是遇到更加富有天賦的年輕人,一座冠軍獎盃就如同奢望,怎麼都無法觸碰。
進入2015年,狀態又出現起伏,表現大起大落,甚至還在希望賽首輪出局,目前為止的最好表現只是在首爾的一項挑戰賽闖入四強,輸給更加年輕的美國球員泰勒弗裡茨(TaylorFritz),這就是全部。
黑暗。
茫然。
困惑。
吉隆覺得,自己好像被困在一個匣子裡,任何一點點動作都可能碰壁,就這樣被侷限著捆綁著囚禁著。
他知道,這是他需要面臨的課題,但生活……真的太難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