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頂尖球員例外,他們往往能夠利用手感彌補短暫的混亂。
高文,就冒險了一回。
出拍、揮拍,他確確實實是瞄準直線出手的;但腦海裡卻有另外一個想法——
他也好,費德勒也罷,其實到這個關鍵時刻,往往更加信賴自己的最強技術,但這也意味著對手熟悉、容易被識破;所以,他們又需要在自己熟悉套路之中打出變化來,這也是兩位球員之間的博弈。
重點,不在於變不變,而在於什麼時候變、如何變。
看,球網對面,費德勒的一套組合拳行雲流水,又流暢又好看,沒有任何停頓,一系列反應都已經融入骨子裡;所以,高文猜測,費德勒應該也會習慣性地封堵直線,那麼,如果他稍稍改變線路呢?
嚴格來說,反手斜線也不是冒險,比起反手直線來說,其實反手斜線更容易擊打,特別是在自己被動的情況下,腳步不夠到位,擊打斜線的安全係數要更高。
於是,高文就這樣做了。
左腿,一個剎車,上半身延伸出去,高速橫穿全場的腳步猛地剎車,利用助跑的慣性完成轉體發力。
看似準備反手直線,卻在擊球出拍的瞬間,手腕和小臂打直,整個上半身轉體的出拍力量猛地提速。
砰!
反手斜線擊球爆發出驚人能量。
轟!
橫穿全場。
中央球場的茵茵蔥翠之上,一道白色身影與一道芥末黃光影交錯而過,宛若天塹。
時間,短暫定格。
噗通,噗通,噗通——
就只有心臟狂跳不止,大腦和呼吸雙雙停止運轉,一切嘈雜一切喧鬧全部停止。
然後。
“啊!”
高文,握拳嘶吼出聲,氣吞山河,席捲全場。
剎那間,就這樣狠狠打破僵持,浩浩蕩蕩的能量全面井噴,整個中央球場就這樣演變為一座活火山。
匪夷所思,不可思議,驚天動地。
高文,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