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難以置信的是,費德勒稍稍搶了半拍,賭博式地朝著反手位移動,結果就準確逮住了高文的心理。
博弈與反制,這次,費德勒逮了一個正著。
不過,問題就在於,即使費德勒準確預判提前移動,高文的這一拍發球也依舊強勢,速度與力量絕對出色,線路和落點也無可挑剔,準確無誤地壓在發球區外側邊線上,角度撕開,厚重的球質撲面而來。
於是——
不夠。
費德勒的揮拍空間依舊不夠,速度和力量的壓迫導致費德勒的單手反拍依舊無法完成一個完整的揮拍。
怎麼辦?
電光火石之間,費德勒的單手反拍沒有退縮,不僅沒有,而且身體稍稍迎前,拍面猛地往外開啟。
一撥。
如同波動琴絃一般,輕巧靈動,借力打力,小臂和手腕的力量輕描淡寫地往外一撇。
擊球就已經完成。
輕打。
費德勒乾脆放棄完整揮拍,依靠借力打力完成一拍輕打,但手腕的控制卻將角度進一步扯開。
前腳,高文選擇外角。
後腳,費德勒進一步撕開角度。
然後,網球就朝著高文左側發球區的淺區衝了過去,以更大的角度、更快的速度,正面衝撞過來。
唯一欠缺,可能就是力量和旋轉不足,依舊給高文留下一點空間,一點點微弱的空間。
“哼。”
高文悶哼一聲,發球動作結束後還沒有來得及歸位,第一時間就捕捉到費德勒的擊球動作,立刻就做出反應,腳步一頓一蹬,丹田深處的力量就迸發出來,也不等重心調整過來,緊接著就朝著左側衝出去。
可惜,腦袋反應速度及時,腳步速度卻有些跟不上,就好像聲音始終慢了光線一步一般。
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費德勒的擊球,高文立刻就意識到,自己沒有足夠的擊球空間,甚至擊球高度也不夠。
怎麼辦?
腳步,才剛剛橫向跨了一步,顛簸的重心就已經拖拽著腳踝衝向地面。
處變不驚,靈機一動——
視線餘光快速瞥了一眼費德勒的站位以及自己和網球之間的空間位置,緊接著就產生一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