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啪!
掌聲,雷鳴。
轟,轟轟轟!
熱浪,滾滾。
中央球場陷入癲狂,沒有呼喊沒有尖叫沒有口哨,就只有掌聲,但手掌碰撞手掌的動作卻爆發出難以置信的能量,從場內向場外滾滾蔓延,又從穆雷山重新朝著中央球場洶湧,最後迎來一場風暴。
高文,率先登場。
費德勒,緊隨其後。
全場,準備就緒,掌聲節節攀升,不斷衝破一個又一個高峰,僅僅只是置身現場就能夠感受到癲狂。
兩位球員面向皇家包廂行禮,而後就正式開始為比賽準備。
女王在場。
看似不同,其實好像也沒有那麼不同,畢竟全場一萬五千名觀眾熙熙攘攘密密麻麻,宛若汪洋大海,也就很難注意到其中的一滴水,費德勒和高文交換了一個視線,兩個人默契地上揚嘴角。
然而,如果說完完全全不同,那也是謊話。
瀰漫在空氣裡的緊繃與亢奮、期盼與焦灼終究還是不同——
這裡是全英俱樂部中央球場,這裡是現代網球的起源,還有女王和巨星們的注視,即使兩位球員能夠保持鎮定,觀眾們也紛紛躁動起來,瀰漫在空氣裡的雀躍也就越發沸騰起來。
變化,悄無聲息地,一點一點消融在空氣裡,不知不覺地改變比賽,腎上腺素的分泌悄悄點燃血液。
於是,當比賽真正拉開序幕的時候,還是能夠清晰感受到不同。
高文也好,費德勒也罷,他們都知道這場比賽意味著什麼——
不僅僅是爭奪溫布林登決賽席位那麼簡單,同時還承載了許多許多,包括“巨頭時代終極挑戰”的重量。
開場,壓力就如同滾滾悶雷一般席捲全場,無聲,但轟鳴。
第一局,費德勒發球。
“0:40”。
“哇哦!自哈雷首輪比賽以來,費德勒至今才被破掉一個發球局,但在半決賽面對高文,上來第一個發球局就面臨危機,遭遇連續三個破發點,一切都在暗示著今天這場比賽對兩位球員來說都不一樣。”
“漂亮!”
“高文打得漂亮,但費德勒還擊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