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盤第二局,穆雷的發球局。
“AD:40”。
“40:40”。
“40:AD”。
“40:40”。
——膠著,整個局面非常膠著,你來我往地完全糾纏在一起,每一分都是刺刀見紅,每一分都是短兵相接,高文也好、穆雷也罷,如果想要拿下一分,他們都必須博弈、佈局、對抗,絕對不容易。
看到這一幕,也許有人會說,果然是拳怕少壯,高文比穆雷年輕了九歲,此時體能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當然,這確實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原因;但網球比賽,又或者說競技體育的對抗,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其實,高文和穆雷正在爭奪的,是這一個發球局,同時也是一個“勢”。
在上一盤盤末,穆雷就已經感受到了危機。
他知道,一旦高文能夠拿下第四盤,那麼決勝盤開局階段,氣勢如虹的高文必然會展開全面進攻,牢牢把握自己狀態巔峰的機會完成破發拉開比分,充分利用自己決勝盤率先發球的優勢持續施壓。
事實,的確如此。
就目前而言,高文處於一個小巔峰、穆雷則處於一個小低谷——連續兩個賽點的挽救與錯失形成一個錯位,搶七局第八分和第九分的神乎其神則充分利用一點點運氣製造出落差,打破了對峙的平衡。
於是,高文也就進入氣勢如虹的一個階段。
體能的影響固然客觀存在,但心態的波動和局勢的變化所帶來的感覺,也同樣不容忽略。
但穆雷經驗足夠豐富也足夠老道,他知道,這樣的局面只是相對而言的,“巔峰”和“低谷”都只是一個假象,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你來我往的拉扯依舊沒有打破平衡,決勝盤的勝負尚未可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穆雷相信,只要能夠抵擋住高文的這一波攻勢,熬過這一段險境,咬牙堅持,接下來就能夠扭轉。
按道理來說,穆雷應該在高文的第一個發球局就發動進攻,在對手的陣地製造干擾,遏止高文的氣勢;但體能波動確實客觀存在,而且高文延續了第四盤盤末的出色發球手感,沒有留下太多機會。
稍稍琢磨一下,穆雷也就沒有勉強,而是保留體能,準備在自己的發球局裡做好抵抗高文衝擊的姿勢——
正是因為如此,高文第一個發球局直落四分,非常輕鬆。
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高文現在氣勢如虹狀態正佳,但在穆雷的發球局裡,他們依舊緊緊咬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