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稍稍和預期不同。
正如穆雷賽後採訪所說,高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他的友誼;同時,也贏得了本土媒體以及觀眾的支援。
儘管高文淘汰穆雷,本土奪冠的希望再次擱淺,但賽後新聞報道和社交網路狂潮卻沒有發動攻擊。
事實上,不僅沒有,鋪天蓋地地聚焦高文的賽後表現,並且成為一種現象席捲鋪陳開來。
從新聞標題就能夠看得出來——
“穆雷與高文惺惺相惜,互相為對手送上讚譽!”
“高文:穆雷值得我所有的尊重與敬佩。”
“比賽結束後,高文為穆雷起立鼓掌。”
“一場巔峰對決,沒有失敗者。”
“來自對手的致敬,穆雷再次在溫布林登贏得尊重。”
“超越勝負的情誼,穆雷與高文並肩離開中央球場。”
熙熙攘攘!
沸沸揚揚!
細細觀察也就不難發現,這些標題新聞都有一個共同點:
忽略比賽結果,悄無聲息地轉移焦點。
僅僅從新聞標題來看,根本看不出勝負,說是平局也沒有任何問題;側重點全部都在場外花絮上。
其實,這也恰恰是新聞媒體的本意,將普羅大眾的重點從勝負結果之上轉移,更多關注球員的羈絆,以這樣的方式將這場比賽推向一個全新層次,超越勝負,呈現出競技體育更純粹更真實的面貌。
換而言之——
也許,高文擊敗穆雷,導致穆雷連續第二年止步八強,但和墨爾本截然不同,媒體們沒有煽風點火。
不僅沒有,而且一個兩個還紛紛以不同方式為高文送上讚譽!
整個輿論風向都不一樣起來。
短短半年時間,相同的故事卻以不同的方式展開。
當然,原因有很多很多,不一而足。
英國不是澳大利亞、全英俱樂部不是墨爾本公園、穆雷也不是克耶高斯……不能一概而論;但透過現象看本質,高文同樣也已經不再是年初墨爾本的那個高文,書寫記錄的背後則是一場又一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