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出色的接發球製造出足夠的衝擊,打破高文的佈局,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他都需要做出回應。
最最重要的,是一份決心一份魄力,儘管這一局的局勢膠著而危險,但並不意味著高文就會保守。
如果是常人,好不容易挽救兩個賽點並且順勢拿到局點,逃過一劫後就可能會鬆一口氣,下一分往往可能會稍稍保守一些,又或者說不是保守而是相對沒有那麼激進,畢竟,不再是站在懸崖邊上了。
顯然,穆雷就是抓住這樣的狀況,面對二發的時候,整個處理的思緒就非常具有壓迫感。
但高文不是這樣。
局點,在高文看來,反而是一張通行證,這一分可以更加大膽更加冒險更加果敢的通行證,他不會因為瞻前顧後地擔心來之不易的局點又再次溜走而束手束腳,相反,他會放開手腳做出更多的嘗試。
一來二往,高文抓住一閃而逝的靈感,然後就上網了。
從回球到上網,高文的動作也完全打破平衡,帶給穆雷的心理壓力自然就打破預期,博弈再次突變。
前一秒,穆雷還在調整腳步,準備後續進攻銜接。
下一秒,穆雷就看到猛虎出閘的高文壓迫自己的視野。
啊。
整個球場的空間感瞬間就發生了變化,穆雷的進攻計劃也必須做出調整,緊緊盯著網球的注意力立刻拉響警報,瞬息萬變之間需要觀察需要判斷需要選擇,腳步的二次啟動在所難免地稍稍停頓片刻。
糟糕!
還沒有來得及從亂局之中理清思緒,穆雷就已經注意到回球的詭異——
又高又飄,但沒有想象的那麼轉。
儘管高文疊加大量上旋,但反彈球的觸球時間還是太短,摩擦不夠,最後的旋轉也就沒有達到高文預期;包括拋物線弧度、垂直空間的飛行距離等等也都脫離掌控,整體回球效果都略顯曖昧。
然而!
飛行線路和借力打力的效果,卻遠遠超出預期。
高文的反彈球,居然撇出一條小小的反斜線;高高揚起的拋物線則因為缺少力量推動而見高不見遠,最後製造出一個意外的短球效果——
短球,不是小球,從拋物線判斷,落點應該在發球區的底線附近,但這顯然不是高文擊球的設計效果。
意外,衝擊高文,更加衝擊穆雷,整個形勢在短短時間內被顛覆而後又馬上遭遇第二次顛覆。
那廂,高文扭轉局勢,第一時間上網,打破平衡。
這廂,本來佔據主動的穆雷還沒有來得及喘息就已經陷入被動。
短短剎那,穆雷就已經啟動,朝著網球全速狂奔,計劃,全部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