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拍切削,在美網和澳網的比賽裡,高文非常非常少使用,更多是在紅土賽季慢慢運用起來的。
但在紅土上,高文大機率會切一個小球,將穆雷調動上來;而在草地上,高文也根據草地特性做出調整,故意切出一個模稜兩可、模模糊糊的中場球,看起來並不危險,實則暗藏殺機,這就是進步。
博弈,反擊,挖坑,應對。
這就是穆雷和高文的比賽,兩位球員的算計和佈局能力都非常非常出色,博弈與反擊之間需要更多精力。
穆雷能夠比分領先,那是因為他對草地的理解更勝一籌。
高文能夠緊咬比賽,則是因為他敢於嘗試也敢於出手。
至於未知因素——穆雷的肩膀,影響是客觀存在的,確實導致他在正手位的擊球遭遇一些小小的限制;但非常有限,特別是比賽來到現在的時刻,球員全情投入比賽,傷病的疼痛也暫時被拋到腦後。
從戰術佈局和擊球對抗之中,目前已經看不出來。
——穆雷,正在狂奔,衝向正手位。
踏踏!
草屑,飛濺,雙腳狂奔,踩著風火輪橫穿全場,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網球,大腦快速運轉:
旋轉、落點、彈跳、高度、線路、球網……等等等等。
一次擊球,需要考量的因素著實太多,不得不說,高文的這一拍切削,確實巧妙利用了草地的特性。
一踏,一蹬,抬手一撈,身體就已經迎前擊球。
沒有上網。
穆雷相信,如果自己上網,那就踏入高文的陷阱,他需要堅守底線。
所以,穆雷只是往前踏了小半步,踩在底線上,用上半身的眼神和正手的撈打,自下而上地拉上旋。
一挑,一撇,正手輕打。
從戰術層面來說,切削應該沒有力量也沒有速度,這是進攻機會;但這次情況特別,穆雷沒有發力。
穆雷選擇了以巧破局,沒有抽球也沒有切削,而是利用上旋輕打一拍,包裹著網球,朝著深區推送。
這一拍,毫無疑問就是穆雷的絕技,透過手腕的控制,在正手位,輕而易舉就能夠將回球送入精準的位置,透過落點和線路的控制來完成佈局,如同看不見的大網一般,將對手的進攻全部包裹起來。
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