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高文和穆雷的第三次碰面,對於穆雷正手偏弱的短板也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其實,穆雷正手也具備發力鞭打錘擊的能力,非常具有殺傷力,這也是他能夠和其他巨頭對抗的基礎,所謂短板只是相對而言,問題還是客觀存在:
其一,穆雷正手擊球點靠後,以開放式擊球為主,他很少很少上步搶上升點打出高速平擊的進攻球。
其二,穆雷自身性格相對保守,傾向於依靠佈局建立足夠優勢再兌現制勝分,而不是頻頻變線或者瞄準死角追求極限,自然而然,正手的回球往往以斜線為主,容易預判,撕破對手防守的難度提升。
在ATP巡迴賽裡,穆雷的正手強於95%的球員,即使和德爾波特羅這樣的暴力正手對抗也不落下風;但和巨頭級別的球員對抗,正手缺少火力則經常讓他陷入多拍纏鬥,並且對抗之中可能成為突破口。
特別是關鍵分。
就好像此時。
高文知道穆雷正手能夠完成擊球,但面對高速平擊發球的時候,穆雷的正手擊球更多以包裹為主,不像反手擊球那樣多樣多變並且具備進攻力,這也意味著,高文的戰術佈局能夠擁有更多活動空間。
一發,時速123英里(198公里)——
順利進區!
在連續三個一發不進之後,面對第二個賽點,高文終於找回久違的一發。
果然!
在第二個賽點上,穆雷又慢慢退回自己的熟悉模式裡,少了那股瘋勁,橫跨一步,正手一擋一推。
沒有搶攻,也沒有冒險,而是選擇帶切式的推擋,依靠手腕的包裹,儘可能將網球推送到底線深區。
擠壓!但保險。
這就是穆雷的回發球策略,但這一個套路,在高文的佈局裡就已經準確預判。
連續小碎步移動,高文在發球位置附近挪出一些空間,正手引拍稍稍往後拉了一些,延遲半拍出手,等待網球彈跳後上升到一定高度,也不需要自己發力,依靠身體的重量借力打力,手腕往外一撇。
反斜線滑板擊球。
看似輕盈,實則高階。
高文的回球就已經回到穆雷的反手,不重但快,宛若閃電。
穆雷的防守預判非常準確,第一時間啟動,但隨即就意識到高文沒有發力,網球落地之後的彈跳非常低,沒有給他留下太多反擊的擊球空間,於是,穆雷乾脆順水推舟,反手切削了一拍。
切削,裡面也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