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著,炙熱,激烈——
納達爾的正手擊打出一拍平擊掃射,在連續兩拍正手超級上旋的壓制後,西班牙蠻牛在快速硬地的一拍標誌性進攻終於登場,力量層層疊疊地滾滾而去。
一般來說,納達爾的正手收拍動作都是繞過頭頂,也就是強烈上旋;當納達爾試圖提速進攻的時候,收拍動作則不會繞頭,而是朝著肩膀底下完成收拍,這是發力平擊球。
從納達爾的收拍動作就能夠看出他對進攻的把握,本賽季納達爾始終狀態平平,如果正手平擊球完全發力的話,經常就直接打出界,力量控制不住,所以他的收拍動作也就停在肩膀平行的位置,不敢把拍頭的收尾動作穿過胳肢窩繼續後撇。
一直到現在。
來到倫敦,納達爾正手擊球火力全開,不管是繞頭的強烈上旋,還是收到肩膀底下的發力平擊,全部到位,這也標誌著納達爾沒有保留地全面發力。
儘管被譽為「紅土之王」,但在硬地,永遠不要小覷納達爾的能量,從上旋到平擊的連續壓制與進攻銜接,納達爾的正手已經完全開啟局面。
但是,球網對面的是高文——
「正手VS反手」,這是對陣納達爾比賽裡最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一組對位,特指納達爾的正手和高文的反手,也就是說,高文的反手能否頂住納達爾的正手攻擊並且尋找到反擊機會,這是比賽的關鍵。
就好像此時。
納達爾正手火力全開,完全壓制住高文的反手,然後納達爾就直接下殺手了,那高文如何回應?
反擊?
不,不行。
如果是其他球員,高文可能一拍反手直線就已經懟回去;又或者反手切削將節奏放緩,改變局面,但面對納達爾,這兩招都不行。
前者,因為強烈上旋和兇猛力量的切換帶來的不同質感,反手擊球往往吃不住力量,回球容易失誤。
後者,切削回球正中納達爾下懷,他的下一拍正手進攻選擇很多,輕而易舉就可以結束這一回合。
所以,高文的選擇是……
反手拉上旋。
以旋轉應對納達爾,這顯然是普通球員不敢做出的選擇,包括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也不常如此冒險,他們往往會選擇過渡一拍,將回球控制在中路,以此來尋找喘息空間,但高文偏偏做出大膽選擇。
雙手反拍,提拉,上揚,利用強烈摩擦將旋轉完全拉起來,手腕的包裹和小臂的推送將拋物線完全拉起來。
並且,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