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
畢竟,從移動和擊球位置來看,穆雷的強力出手確實製造一些困難,但高文並沒有到極限,一時之間也無法準確分辨,這是高文被迫無奈之下的擊球選擇,還是隱藏陷阱的主動出手,籠罩在迷霧背後。
電光火石之間,無從判斷。
但是,對穆雷來說,這重要嗎?
重要,卻也沒有那麼重要。
因為穆雷現在需要掌握主動,不管高文是主動還是被動,他都需要以自己為主,重新控制比賽節奏。
穆雷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注視著網球重新回到自己的反手位,沒有猶豫也沒有遲疑,再次發動進攻——
連續第二拍反手掃射。
這一次,穆雷準備充分,擊球更加紮實更加穩健也更加強勢,他提前預測到高文的回球應該選擇斜線,腳步和重心搶先一步完成調整,準備出擊。
儘管高文選擇切削,這意味著穆雷需要降低重心拉下旋球,稍稍不注意可能就要直接擊球下網,但同時也意味著穆雷贏得更多調整時間完成佈局。
這,算好事嗎?
穆雷第一時間就識破了高文的意圖,在第一盤的後半段,高文先後多次故意放慢節奏製造緩衝空間,給予穆雷思考佈局時間,反而讓穆雷被自己的思緒絆倒;所以,穆雷現在需要的就是拒絕胡思亂想,以不變應萬變,堅持自己的戰術策略——
第一直覺,往往才是正確的。
穆雷不想考慮高文的戰術意圖,也不想考慮自己的佈局以及後續可能,他需要提速、需要堅持自己的節奏、需要打破高文的圈套,出手必須堅定。
下蹲,屈膝,降低重心。
反拍,斜線,果斷出手。
啊!
一聲怒喝,丹田深處爆發出的合力聲響,讓身體和揮拍姿勢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紮實強力地完成推送。
轟!
掃射,出擊。
網球,連續第二次沿著斜線出膛,才剛剛因為切削而放慢下來的節奏又再次提升起來,浩浩蕩蕩地沿著重複路線錘擊重複落點,力量和速度完全引爆。
赫!
O2球場一片驚呼。
這樣的擊球,在穆雷的比賽裡著實少見,不是他做不到,而是穆雷的性格與風格決定了比賽方式,他需要佈局也需要周旋,最後為致命一擊創造機會。
整個球場,一陣晃動。
那一抹流光,肉眼無法捕捉軌跡,只能根據拋物線的飛行軌跡移動視線,提前在前方等待網球的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