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爬上嘴角,眼睛明亮起來,微微頜首示意。
會心一笑。
緊張歸緊張,膠著歸膠著,但比賽依舊是比賽,這樣的回合、這樣的擊球,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夠看到的,兩位球員互相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笑容。
然後,轉身,走向底線,繼續下一分。
全場,沸騰。
吼吼吼。
哦哦哦。
帶著些許起鬨的喧鬧和嘈雜,掌聲和歡呼全場洶湧,電視機前的蔣燕青、古蕭他們看著直播螢幕上那一張張不可思議滿臉錯愕的表情,難免羨慕。
在這一刻,只有在現場才能夠感受到那種張力,微妙而洶湧,全心全意地沉浸在競技體育的世界裡。
一個破發點,挽回,還有兩個。
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就和費德勒上一個發球局以技驚四座的正手製勝分死裡逃生挽救破發點並且喚醒氣勢一樣,這一分的真正意義在於打斷費德勒連下八分的勢頭讓高文重新回到了視野裡。
於是,局間又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
腳步,重新回到一區。
蹬地,拋球,揮拍——
外角。
時速180公里,壓住發球區小三角,帶著強烈旋轉。
一看就知道,高文試圖把場地完全開啟。
然而,費德勒啟動非常迅速,第一時間就預判了局面,一個大跨步,在重心晃動、腳步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下,正手延伸出去……
平推。
輕打。
直線。
意外,完全意外。
費德勒以連推帶切的一拍球,巧妙地完成回球,完全打破預期,最近兩局無與倫比的狀態還在繼續。
費德勒放棄強攻卻不代表不搶發球。
一拍平推直線的輕打,在高文完全清空的反手位找到空檔,然後高文就又又又一次被調動了起來。
從本質來說,費德勒和高文受制於體能波動而導致發球威力下降,對手從接發球環節入手搶佔先機,這才是兩局的焦點,同時也依舊是圍繞前三拍展開的爭奪。
高文,非常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