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局,費德勒志在必得,他不打算等到高文發球勝盤局的時候發力,那就太被動了,就是要在此刻。
然而,費德勒的對手是高文,對比賽局勢比賽脈絡擁有難以置信敏感觸覺的對手,他也提升狀態。
針鋒相對。
於是,局面就糾纏起來——
高文錯過三個局點,費德勒則錯過四個破發點,前前後後七次平分,兩位球員都有機會,有些機會是對手錶現更加出色、有些機會則是自己錯過,你來我往犬牙交錯的膠著狀態死死纏繞在一起。
此時就能夠看出來,中段四局強強碰撞劇烈消耗過後留下的後遺症,兩位球員的體能都出現一些波動,極點倒不算,但他們都需要合力分配體能。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高文的發球很多以控制為主,沒有冒險地強行提速,平擊發球次數明顯減少,同時一發成功率下滑,這也是局面膠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整十五分鐘後,高文終於憑藉一個二十四拍回合拉鋸迫使費德勒正手擊球脫拍出界再次拿到局點。
第四次局點。
然後——
二區,內角,強烈上旋,時速180公里的發球打亂費德勒的正手接發球,高文一拍正手斜線的“insideout”進攻搭配隨球上網,最後以一拍網前高壓兌現制勝分。
終於!
保發。
“5:3”。
從局面來說,這一局毫無疑問是第一盤最膠著的部分,但精彩程度則略遜一籌,擊球質量無法和前幾局媲美,然而在狀態波動的僵持局面完成保發,卻在氣勢層面重新改寫局面,成為轉折點。
第九局,費德勒沒有退路的發球局。
此時,費德勒才意識到不妙。
上一局,費德勒孤注一擲,體力和精力都消耗嚴重,反覆糾纏反覆膠著的最後,他還是沒有能夠破發,一個轉身就是自己發球,而且沒有局間休息。
局面,確實不妙。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高文也同樣消耗嚴重同樣精疲力竭,所以高文會如何選擇,是否會選擇稍稍放鬆,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發球勝盤局之上?
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