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高文預判德約科維奇可能選擇上網,結果德約科維奇虛晃一槍,沒有立刻上網卻終究還是上網了;現在也是一樣,德約科維奇也預料到高文可能會上網,依靠這樣的方式打破平衡,製造混亂。
於是。
意外,短暫地抓住心臟,德約科維奇卻巧妙利用這樣的警惕與緊張,提升狀態,快速掃描一眼球場——
盡收眼底。
高文的位置、高文的移動方向,球場的三維立體空間、球場的潛在突破路線。
一切,宛若畫卷一般,在腦海裡鋪陳開來。
破網線路,應該如何選擇?
此時,高文正在從自己正手位朝著斜線頂端前衝,橫穿球場跑出一條對角線,目標是封堵反手穿越。
但是。
這是陷阱。
德約科維奇目光如炬。
高文的上網腳步輕盈而靈動,並不是不管不顧地埋頭前衝,而且帶著一定節奏和韻律,眼前也就是剛剛到達中場而已,沒有心急火燎地貼近球網,封堵潛在破網穿越的角度。
從移動趨勢來看,高文封堵的是反手位,身後的正手位則是一片空檔。
換而言之,德約科維奇應該選擇反手直線破網。
事情,真是如此嗎?
並不然——
首先,高文的正手直線擊球質量非常出色,不僅壓線,落點刁鑽;而且力量速度兼具,形成壓制。
德約科維奇擊打直線的空間所剩無幾,他需要冒險。
其次,高文的腳步重心依舊在中路,隨時可以改變方向,封堵斜線根本就是煙霧彈,注意力在直線。
甚至於,高文不需要封堵直線,只需要從心理層面給予德約科維奇施加壓力——隨時可能朝著直線移動完成封堵的可能如同巨石一般壓在胸口,德約科維奇就必須追求直線更加筆直,控制難度更大。
風險,直線上升。
稍稍控制遜色些許,德約科維奇就會自己擊球出界。
物理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雙重壓力,就這樣層層疊疊地壓在德約科維奇的肩膀上,這才是高文的策略。
看,也就是短短電光火石的剎那,高文和德約科維奇兩位球員之間的博弈就已經拉拉扯扯了數個回合。
然後,德約科維奇就已經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