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仰天長嘯,握拳嘶吼。
“啊!”
o2球場,振臂高呼,頭皮發麻。
“譁!”
滾滾熱浪,此時此刻跨越時區,在地球的各個角落蔓延,沒有人能夠拒絕,又有誰願意拒絕呢?
這樣的時刻,恰恰是巨頭比賽最精彩也最好看的部分,從領先到落後再到領先,你來我往的博弈貫穿始終,難分難捨的回合比比皆是,不到比賽結束的那一刻永遠無法預測結果,每一分都好看。
然後,一切就這樣發生了——
從“6:3”領先手握連續三個盤點,反而連丟四分陷入“6:7”落後的困境,其中德約科維奇連續兩個發球分被破,短兵相接的交鋒頻頻發生在網前,緊張刺激的局勢更是平添一抹悲壯,現在則輪到德約科維奇力挽狂瀾了。
賽點,出現了。
而且,接下來一分將是高文的發球!
壓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一分,是賽點,也是轉折點,德約科維奇必須為扞衛自己世界第一的榮耀扞衛自己巨頭王冠的尊嚴而戰。
也許,這一分能夠改變歷史,也許不能;也許,這一分可能精彩絕倫,也許不會;也許,一個賽點就將結束比賽,也許不能……畢竟,這是搶七,一切皆有可能,但現在壓力已經來到德約科維奇這一邊,比賽已經截然不同。
僅僅只是想象一下,就無法控制地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熱血沸騰,包括解說席裡的評論員們也不例外。
麥肯羅提出一個觀點,一個簡潔卻尖銳的觀點。
“現在就看高文了,他,敢不敢贏。”
對外行來說,他們往往關注德約科維奇,因為世界第一命懸一線,接下來就看德約科維奇的發揮。
對內行來說,他們往往關注高文,因為德約科維奇已經沒有退路,背水一戰,反而能夠甩掉壓力,而佔據領先優勢的高文則需要更加冷靜也更加沉穩地處理壓力,他是否準備好再次書寫歷史了?
“想不想”和“敢不敢”,從本質來說,這是兩回事。
壓力,在德約科維奇肩膀上,同時也在高文肩膀上。
至少從表面來看,兩位球員表現如常,看不出異樣,他們都已經站在底線,並且準備好繼續比賽,只是在等待o2球場的癲狂平復而已。
啊啊啊!
啊啊啊!
現場觀眾根本安靜不下來,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他們這些旁觀者參與者反而比當事人更加亢奮,好不容易才勉強控制住人浪的起勢,找回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