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高文注意到德約科維奇肩膀的姿勢,右肩並沒有抬高,左右肩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線上。
斜線。
高文預判。
從整體情況來看,這就是德約科維奇最可能的擊球線路,同時一條扭轉局面的唯一通路也在眼前開啟。
此時也沒有時間反覆思考反覆斟酌,抓住一個直覺,高文就已經朝著自己的左側反手位衝了出去。
踏踏踏,踏踏踏。
腳步移動飛快,視線牢牢鎖定球網對面的擊球動作,然後就可以看到德約科維奇騰空而起蓋帽重扣的動作,網球宛若重錘一般浩浩蕩蕩地砸下來。
斜線。淺區。發力。重扣。
德約科維奇也知道自己合力不夠,瞬間爆發的網前蓋帽並不適合他,但偶爾,他也還是採用這樣的重扣,提升氣勢打破僵局,至少陣仗需要擺出來。
這一拍,目標非常明顯,依靠淺落點製造出高拋物線,直接讓網球落地反彈之後飛向觀眾看臺,這也意味著對手無法觸球,以制勝分畫上最後句號。
然而……
力量,還是力量不足。
德約科維奇已經全面發力,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
當然不是。
德約科維奇的網前高壓一直無法靈活掌控姿勢,稍稍過度用力可能擊球姿勢就會偏差,導致扣殺出界,而這是盤點,他的扣殺自然加了一些保險。
全力,也就是真正的全力,結果還是帶了一些控制。
這一點點控制,也就讓網球落地反彈之後的飛行軌跡低於預期,沒有能夠完全把拋物線拉起來。
然後,一個身影就出現在網球二次下墜的線路上。
是高文。
斜線!果然是斜線!
高文並沒有竊喜,反而越發警覺起來,渾身肌肉緊繃,進入渾然忘我的狀態,因為他知道情況依舊危機,一線生機依舊需要放手一搏。
腳步已經靠近雙打線附近,雙手反拍早早架起來,一邊移動一邊觀察,沒有急匆匆地冒然出手,反而是等待了片刻,全神貫注、目光如炬地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