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2092 見招拆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92 見招拆招 (1 / 3)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你來我往,寸步不讓;見招拆招,瞬息萬變。

這,就是德約科維奇和高文強強碰撞的魅力。

僅僅是在反手斜線這一條線路上,兩位球員就展現出豐富多變的擊球手法和對抗方式,誰都佔不了便宜。

當然,嚴格來說,是德約科維奇吃虧,畢竟,他是發球一方,並且掌握進攻權,現在卻陷入僵持局面。

從這一個小小細節就能夠看出來,德約科維奇必須提升自己發球質量的原因,進入第二盤盤末階段,德約科維奇的擊球質量和強度出現下滑,高文重新掌控局面——不僅回到均勢,而且微微佔據上風。

所以,這一局裡出現了一次雙誤。

同樣,即使出現雙誤,也還是需要拼二發;如果一發進區,前三拍必須提升攻擊性,儘快解決戰鬥。

然而,在破發點上,高文的回球出其不意打破僵局,僅僅只用了一拍球就已經扭轉被動。

難怪人們紛紛驚呼高文現在已經是“第五巨頭”。

但是,德約科維奇也不是吃素的。

移動,衝刺,遁地瞬移——

曾經有人研究過德約科維奇的移動,為什麼德約科維奇總是能夠覆蓋全場並且保持底線不輕易掉球呢?

預判、兜球之外,還有一個重點,移動。

在後來的後來,德約科維奇的防守已經取代納達爾被認為是Atp防守大師頭把交椅,主要原因就是移動。

一方面,年齡增長之後,納達爾的移動已經不像年輕時候那般具有爆發力,更多依賴自己的預判。

另一方面,德約科維奇在風格成型之後進一步挖掘自己的柔韌天賦,他能夠長時間保持在低重心的位置移動。

可以想象一下,保持膝蓋打直狀態的移動和保持膝蓋彎曲狀態的移動,這根本是兩回事,前者是常態,後者就相當於蹲著奔跑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在草地以及室內硬地,球員經常需要降低重心的情況下就能夠看出區別。

彎曲膝蓋移動一小段距離之後,球員往往需要打直重心調整平衡,才能夠繼續奔跑,這一點點調整的時間往往就可能打亂移動的慣性,並且在瞬息萬變的比賽裡丟掉時機,更不要說體能的持續消耗了。

但德約科維奇不同,他能夠長時間保持膝蓋彎曲的低重心狀態移動,如同忍者一般,這不僅能夠為他爭取到更多覆蓋面積,而且能夠保證他的低位擊球點始終穩定,這也他在草地和室內硬地創造優勢。

這一份能力,也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進入職業生涯後半段,德約科維奇的防守覆蓋能力是強於納達爾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