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脆利落,簡單高效。
反手斜線,“insideout”線路,橫跨全場。
的確,發力不是德約科維奇的強項,這一拍擊球,還是被高文算計到了,挑高球的出色質量讓德約科維奇沒轍,基本就是過渡球。
然而,此時此刻,德約科維奇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擊球質量依舊保持超高水準,大腦也保持高速運轉,過渡球也同樣綿裡藏針。
從反手斜線到反手斜線,兩位球員的回球基本保持在同一軌道上,但側重點不同——
高文側重旋轉和拋物線,以挑高球形成限制。
德約科維奇側重落點和線路,以平擊球完成調動。
這一回球,落在高文左側邊線的淺區,也就剛剛出發球區底線小三角而已,落地之後還持續往外旋轉。
角度,完全被撕開,橫軸線上的空間被利用到極致。
速度不快、力量不強,完全在高文的覆蓋範圍,但重點在於,高文的腳步直接被拉出雙打線之外,當他完成擊球的時候,整個人就已經單打區域消失,球場完全清空,門戶大開,處處都是攻擊目標。
看,這就是德約科維奇。
如果有人認為自己能夠抓住德約科維奇的短板狂轟亂炸,那麼結局肯定會輸得非常悽慘。
所以,高文如何應對?
高文沒有預料到這一幕嗎?不,他當然預料到了,當他選擇挑高球的那一刻起,注意力就完全集中。
第一時間,高文捕捉到德約科維奇的腳步調整和擊球動作,瞳孔一縮,腳步就已經朝著反手位移動。
三步做兩步,轉眼就已經拍馬趕到,目光灼灼地盯著網球,雙手反拍早早架起來,宛若炮臺一般。
左腿,一蹬,剎車,控制住身體。
反作用力順著小腿、膝蓋、腰部一路躥升,一個轉體,雙手反拍就已經飽滿而充分地迎前撞擊出去。
發力!
毫無保留地,全心全力地,發力。
整個轉體動作、整個揮拍動作,全部推向極致,球拍在擊球完畢之後依舊沒有停下揮動,持續朝著後腦勺方向疾馳,力量和速度、慣性和爆發完完全全凝聚在瞬間。
然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