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這一分,兩位球員都利用擦汗的時間調整一下呼吸,現在就看誰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調整並且保持注意力的專注,在這一方面,高文和德約科維奇都是高手,而現在兩位高手正在逼迫出對方的極限。
啪。啪。啪。
德約科維奇的拍球次數明顯增加,但O2球場非常安靜也非常禮貌,沒有打斷節奏,屏住呼吸保持耐心。
然後——
再次僵持起來。
儘管德約科維奇的發球並沒有提速,顯得中規中矩,但高文也沒有找到縫隙,並沒有著急直接起手搶攻,而是透過線路和落點的控制形成僵持。
從上一局到這一局,德約科維奇一直堅持自己的四方球戰術,將進攻的風險推給高文,並且將自己的預判、兜球以及防守能力毫無保留地展現。
而高文也沒有操之過急,同樣透過線路和落點的控制,在體能波動的困境裡,巧妙地形成抗衡,並且保證自己擊球質量,避免給德約科維奇機會。
一來一回,完全四方球,兩位球員的回防意識都非常機敏,站在底線兩個邊線之內持續來回移動,輕盈而靈動的腳步保證回合球的僵持,沒有任何漏洞。
當然,試探不斷。
高文嘗試了連續兩拍正手斜線的壓制,但全部被德約科維奇以高質量的回球頂了回來。
德約科維奇則嘗試在反手位一拍斜線一拍直線的搭配組合,蠢蠢欲動準備上網,但高文的回球銜接夠緊密也夠強硬,沒有機會。
你來我往,持續僵持,轉眼就再次僵持了十六拍,兩位球員都進入無氧狀態,上一分才剛剛進行拉鋸戰,此時連續展開拉鋸戰,消耗自然是成倍上漲,每一拍擊球都必須爆發出合力的嘶吼,不見得是發力,而是為了保證擊球質量形成對抗。
然後。
德約科維奇再次抓住機會。
準確來說,不是機會的機會。
高文的反手斜線,故意沒有拉開角度,而是拉回中路,但中路靠左側的斜線,試圖引誘德約科維奇回一條斜線回來,畢竟站在左側半場用反手變直線的空間太狹窄,然而高文的回球落點稍稍不夠深,也就是半步空間而已,德約科維奇就上手了。
雙手反拍,利用一個小轉身,一拍輕打,瞄準高文的正手邊線,出手。
直線沒有空間,但德約科維奇不在乎,逮住機會就包裹著網球來了一拍兜球,沒有發力,以控制位置,卻撕開角度,打破四方球的框架,開啟球場橫軸線的左右空間。
瞬間,風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