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如此,費德勒才敢於使用“SABR”的戰術,就是為了搶發球。
然而,高文不是費德勒,儘管偶爾高文也會搶接發球,但整體比賽風格並不像費德勒那樣傾向於進攻,所以德約科維奇也就沒有拉響這方面的警報。
卻沒有想到,高文來了一次突然襲擊。
夠堅決,夠果斷,夠強硬。
從高文的啟動來看,他並沒有預判到這一記發球;而且德約科維奇這一記發球是平擊,只是為了確保T點進區調整了一下力量而已。
但是!
就在高文條件反射的瞬間,他就注意到了德約科維奇這一記發球的性質,電光火石之間就已經選擇戰術,並且貫徹執行。
這,就是專注度。
德約科維奇略顯狼狽,準備不足。
雙手反拍在腳邊位置的反彈球,拍面控制稍稍偏高,德約科維奇標誌性的兜球落點也就偏淺了一些。
——糟糕!
才剛剛出手,德約科維奇就已經知道情況不妙,視線餘光掃描到第一時間切入底線進入中場的高文。
一切,行雲流水。
從接發球的判斷與選擇到擊球的出手與執行再到下一拍的銜接與行動,此時就能夠看出高文的專注。
當然,德約科維奇也不例外,依舊處於調整狀態的腳步沒有任何遲疑就已經連續小碎步控制住重心,原地跳躍一下找回平衡,下一步就已經朝著反手位衝了出去,目不轉睛地鎖定高文,卻還是太遲。
腳步剛剛啟動,德約科維奇就注意到高文站在中場準備出手之前的一個停頓,整個身體壓上重心偏移的移動趨勢根本就是一個煙霧彈,虛晃一槍,等待德約科維奇啟動之後,高文的正手才完成揮拍。
斜線,正手——
鑽入空檔,輕鬆得分。
“40:AD”。
第四個破發點,出現了。
德約科維奇停下腳步,有些鬱悶,剛剛這一分,明明應該是他算計高文,卻沒有想到被高文反制。
突然,一切都太突然了。
即使這已經是他們第十一次碰面,但高文總是能夠在細節層面帶來驚喜。